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刚刚结束,其中新出现的翻译题意外走红网络,大学生们千奇百怪的“神翻译”带给我们无穷的欢乐。其实,从“永远追赶语言潮流”的美剧字幕组,到已登陆美国主流电视台的英文版《甄嬛传》,那些或诙谐搞笑或令人拍案叫绝的翻译,从未淡出我们的视线。
“神翻译”走红网络
此次六级考试中有一道题是将一篇中文短文翻译为英语,涉及中国园林、丝绸之路、中秋节等传统历史文化知识。五花八门的翻译尽显无穷“创意”:四大发明干脆音译成Star Farming、指南针摇身一变成了高端大气的GPS、月饼更是中外结合成了moon pie。其实网络上早已频频出现众多的雷人翻译。
“我特别喜欢收集这些很囧的美剧翻译。”大三英美文学专业在读学生晶晶说,“我还会把自己认为经典的翻译截图,传到网上去和朋友们共享。”但是也有人对这种太过创意的翻译提出批评,认为将不同语言如此混搭,显得不伦不类。有人有时候还会为了刻意追求语言的新鲜度,而牵强附会,有违翻译的基本原则。
文化底蕴支撑经典著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孙三军老师在谈到这种翻译现象时介绍说,最初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一些非正式性的翻译,的确受到了好评。但后来这些另类翻译因使用频率过高引发人们的反感,被斥“哗众取宠”。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它违反了翻译“忠实”、“通顺”的要求。适度的“本地化”有利于消除文化之间的隔阂,而过度“本地化”则无异于改编,难以受到认可。二是网络流行词语和时事用语流行时间短,可能会“三月里来,四月里走”,很难创作出流传时间长的经典作品。三是网络语言就像一种方言,并非为所有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整体认可程度有限。
纵观那些传承时间久远、影响范围广泛的经典中文翻译著作,铸就其精良品质的,往往是精致典雅、值得细细品味的汉语。
著名翻译家王佐良先生的翻译代表作品为《培根随笔》,其译文被誉为“是汉语辞藻与英国随笔绝妙的组合,集‘思辨、隽永、睿智、明理’为一身的哲理性随笔”。文笔优雅,行文简洁明快——符合培根所处时代背景的文风特点;采用半文半白的语体——既是对古英语翻译最好的选择,又能使译文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思想精深且语言精练,读来浑然天成,丝毫察觉不到语言转换的痕迹。
季羡林在翻译印度经典《罗摩衍那》时,也展现出了国学大师雄厚的语言功底。原文是梵文诗体,为保存著作本色,季老也采用中文诗体来翻译。两万颂的原著,译为长达九万行的皇皇巨著,可谓每个韵脚里都隐藏着精细揣摩,承载着文化底蕴。
翻译中必不可少的文学功底
翻译是一项对综合文化水平要求较高的工作,外语功底、中文功底、语言转换能力、中外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研究能力、翻译理论知识等等缺一不可。目前国际通用惯例是将其他语言翻译为母语为常规模式,可见对于国内翻译者来说,其中文功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翻译专业硕士在读研究生陈鑫说:“有时候在读英语文章时,理解起来不成问题,可要让我把它翻译成汉语就没那么轻松了。我们专业对中文要求很高,开设过中国语言文化、文学翻译、国粹文化翻译等专业课程。老师也推荐我们阅读很多中国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中国男篮国家队翻译郭维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自己多年从事口译和笔译工作,一直在不断探索不同语言和文化转换的最佳模式。要想真正达到“信达雅”的境界,中文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素质要求。现场口译往往留给译员的反应时间很短,所以更多的是考验其多年中文能力的积累。只有功底扎实的,才能在高度压力的环境中,迅速翻译出最精准最有效的语言。
清末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曾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既包括对原文思想内容的忠实,也包括对原作风格神韵的忠实;“达”即“达旨”,是在通顺的前提下表现原文主旨;“雅”即不能俗不可耐。这是翻译界公认的最高准则。造就经典翻译作品,不是一朝一夕的灵光乍现,更不是肆意运用当下流行语句以博眼球。每一篇精美的翻译作品折射出的是翻译工作者字字斟酌的智慧与辛劳,散发出的是浓厚的汉语文学韵味和文化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