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国海洋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近两年来,我国在积极引进留学人才,加强海洋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了第八次集体学习,海洋产业的发展再次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海洋强国需要强大的海洋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对引进海归人才的智力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困局待破,
难觅复合型“涉海”人才
专家预计,到201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海洋人才资源总需求量约260万人以上;到2020年,海洋人才资源总需求量将超过300万人。在引智大潮下,不少留学人才选择回国发展,其中虽有不少“涉海”人才,但仍难以满足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智力需要。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曙光所举的例子体现出这一困境。他说:“当前国内少有既懂技术,又熟悉海洋相关法律和市场的‘涉海’人才。”加入国际渔业组织有利于我国渔业的可持续经营,谈判是其中关键一环,但我国目前在这一领域却缺乏相关人才。
对“涉海”类复合型人才的匮乏,青岛市人才交流中心市场处处长高杰也深有体会:“海洋金融类人才也很匮乏,这直接导致科学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缺少纽带和畅通的渠道,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偏低。”
这一困局反映了我国海洋人才培养模式的欠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印萍认为,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健全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涉海’的专业仍然十分有限,学科相对单一。二是没有积累好人才培养队伍,教学相对分散,教学体系不完整。三是缺乏校企的联合机制,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需求脱节。”
独木难支,
引才还需完善载体
海洋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前沿阵地,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在引进“涉海”海归人才中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但引才效果在短期内难以显现。
“目前我国人才引进的考评制度仍然以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作为主要的考量指标,因此引进的人才主要以理论研究人员为主,他们的归宿也以高校、研究所为主。”印萍说,“我国海洋产业引进的人才和产业的结合点还比较少,导致引入的海归人才贡献不足,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效果。”
此外,不少省市的引才计划虽引进了一些海归人才,但不少为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团队合力。据悉,海洋产业的发展需要高度的协同机制,国外一般由高校作为核心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园区内实现高度企业化,并进行协同创新。一旦脱离协同创新的载体,海归人才就会各方面受限难以发挥。“拿德国的海洋服务业来说,他们的精密机械高度协同,把所有的人研究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输出高端的服务。”刘曙光说。国外的海洋产业发展分工很细,每个人在团队里就研究某一个小领域,但是研究得很深,团队是高度协同的。
而目前我国部分省市的引才计划可以把一些掌握高端技术的海归引入,但如果缺乏载体,没有配套的机制,“就像是鱼出了大海变成鱼干,难以发挥真正作用”。刘曙光认为,我国的海洋产业不仅要引入单个的海归人才,也要更多地尝试引入团队。
稳步发展,
“跨栏”不能一蹴而就
为发展海洋经济,各方都在引才上做出了努力。据悉,海洋系统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引进百名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才。而2012年到2013年国家海洋局提供74个科研岗位,面向国内外招收人才。
地方也加快了海外引智的步伐。2013年1月1日,山东省青岛市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国家级海洋人才市场——中国海洋人才市场。高杰说:“建设海洋人才市场,有利于我们与世界主要海洋人才密集区建立联通的国际人才市场网络,提升国际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而作为第一个国家级引智试验区,山东省日照市通过项目、展会、园区、猎头、网络等渠道纳才聚智。“我们会重点引进带成果、带技术、带项目到日照创新创业的高层次领军人才。”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祥龙补充道。
但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刘曙光认为,各地的蓝色经济区、试验区是一个大的引才载体,这是蓝色跨越里“跨栏”的第一步,是要素聚集期。“这个时期应该通过做一些软、硬件工作来方便人才。”刘曙光还补充道。因此,各地在建立引智经济区的同时更需要在完善人才环境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