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7月26日 星期五

格拉斯哥的气质

张悦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7月26日   第 06 版)

  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娇惯,英国人既受不了严冬也受不了酷暑:冬天几毫米的积雪能使伦敦等大城市陷入混乱,夏天的气温一旦超过25摄氏度,英国人便开始坐立不安。而最近温度达到30摄氏度,英国已如临大敌般地发布三级热浪警报了!虽然听起来滑稽,但这里我得为可爱的英国佬们说句话:如果在全年气温为10摄氏度上下的环境里呆惯了,气温忽然蹿到30摄氏度真的会显得特别炎热。因此面对持续高温,我也决定北上到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去“避暑”。

  来格拉斯哥之前,我印象里那是个粗犷的港口城市,当地口音浓重的英语足以让我这个老外找不到北。但当我走出中央火车站身临其中时,我才惊喜地发现这个城市考究、繁华、轩昂,难怪这里被称为“格调苏格兰”的代表。

  这是个很难被定义的城市:它虽然地处苏格兰岛,却欧洲大陆化十足,这从宽广的街道、气势不凡的石砌建筑及路边精致又阔亮的诸多咖啡店就可以看出。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里又有些许北美风格,市中心的巨型购物商场一片连着一片,而美式和墨西哥餐厅也是英国少有的地道!但说其“国际化”似乎又不够准确,因为至少遍布于城市各个角落的19世纪末期的建筑大师查尔斯·伦尼·麦金托什的作品就决定了格拉斯哥有自己独到的风格。

  格拉斯哥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商务金融中心,也是一座波西米亚气氛浓郁的城市:格拉斯哥大学建筑群本身就让人大饱眼福,嵌入其中的还有几个在世界上颇有名气的艺术博物馆,而环绕在大学学区一侧的拜尔斯路则点缀着各式茶点店、独立酒吧和个性服饰设计品店。

  你看,这是不是个很有意思的城市?刚开始,我把这个城市的繁盛归结为格拉斯哥曾是全球化贸易的最早受益者。十八世纪时,格拉斯哥凭借海路优势,成为美国烟草进入欧洲的中转站,兴隆的生意自然也推动了文化多元。

  但后来当我游览其米切尔图书馆,得知这是欧洲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当我发现著名的凯文葛罗夫艺术博物馆角落里摆放着一摞轻便折叠椅,以方便文艺爱好者在馆内临摹其收藏的诸多名作,而且得知这是欧洲最大的市民艺术博物馆之后,我才开始觉得,格拉斯哥的气质不完全是财富积累的结果,而更得益于一种多层面双向开放的态度。

  最有代表性的大概是分别陈列在翰特里安美术馆和博物馆两个展馆的英国著名解剖学家威廉姆斯·翰特的个人藏品:除了极丰富的人体和动物标本之外,翰特还涉猎图书、艺术以及考古学收藏。和他兴趣相映的是他广泛的社交圈子,比如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美术史学家霍勒斯·沃波尔,文人塞缪尔·约翰逊等。开阔的视野使翰特对当时社会的贡献不仅限于医学,而且推动了学科间的互通有无,比如他制作了人体肌肉蜡塑以帮助当时艺术家创作。 

  因此,格拉斯哥的气质得益于一种兼收博采共享经纬的态度,这里既有洲际文化间的碰撞,不同学科间的融汇,也有精英与草根思维的双向开放。

  (寄自英国)  

格拉斯哥的气质
“状元”留学不归不必夸大
电力快讯
徐达士:生活在别处(留学素描)
法院公告
责编:赵晓霞 邮箱:haiwaixuez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