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

十二兽神守护的地方

杨训波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3年07月20日   第 07 版)

  宝华虎街,不是一条街,而是古时“走夷方”的重要驿站,属滇藏茶马古道。这是云南南涧茶马古道南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据刘尧汉先生《南涧县十二兽历和<母虎日历碑>散记》一文记载,虎街是“母虎日历碑”的发源地。

  据说,这是一个由十二兽神守护的地方。这个传说一直吸引着我,于是,我来到了虎街。街口一副对联吸引了我,上书“古有彝祖创造母虎文化绵延古道千里,今具慧眼穿透历史尘埃力现蒙乐古韵”。从街门放眼望去,就见一条用石板铺就的走道向前方延伸开去,两边是古朴的民居,随处可见的古树葱绿在这些民居间了。

  走进大门,位于走道边上的一栋民房的墙上一个栩栩如生的“虎头”,对面墙上则是一幅山水画,古朴之味渐浓,文化之风渐袭。行走在其中,想起多年前络绎不绝的马帮曾经在这条道上走过,耳边仿佛响起马帮走过的“得得”声。

  踏着石板小道前行,虽没看到昔日的马帮,但马帮文化记忆确是随处可见的。那口卧虎井就是一个见证。该井在一户人家的田院边上。走过去,主人就热情地招呼我们了。站在古井边上,我的思绪渐远,当年,不知道多少马锅头在此取水饮马。这是一口充满着文化气息的井,井上有一块石头,石头的正面有一老虎的浮雕卧在上面,上书“卧虎井”。石头后面就是一个斜坡,斜坡上长满了青草,绿绿的一层,让人心生喜悦,斜坡的顶部有一个古塔,有用此塔锁住水之意。

  最让我感动的是,行走在这条小巷中,一些老人悠闲地坐在自家的门前,看到你用镜头对准她,她就从容地让你拍。一个老人看到我站在一间古老的房子前,他走过来,用手指着前方,说那边一座更古老,更有看头。我顺着他的指引前去,果然如此,那雕梁、那画栋、那格子门窗,全是艺术价值极高的“古董”,一道洞开的木板门,向门里望去,一条长长的甬道,甬道前方是家居的房子。因主人不在屋中,我只好打消进去看看的念头,继续往前走,一路走去,路边的花丛和古房古画,让我的相机一直处在忙碌之中。

  走到尽头,路分两岔,一条往上,一条平行而过。我选择了平行而过的这一条,因为不远处有一座新修的“亭子”吸引了我,走近才发现,这就是母虎日历碑亭。从正面观之,正中有一神像端坐,上书“母虎神灵”,背后是栩栩如生的虎、牛、羊、马等十二兽神的雕像,这里的彝族习惯用十二兽纪日、纪年。我这才明白人们把虎街称作“十二兽神守护的地方”的原因了。

  这是一个被马蹄踏出来的古驿道。据资料记载,唐朝时,虎街是彝族先民聚居的地方,到了明清时期,由南京、江西、浙江等地迁来李、陈、沈、席等八姓人在此定居,始称八家村。这些人带来了中原的文化,推崇儒家的忠孝仁德。随着村子不断扩大和其位居茶马古道上的显要位置,八家村日渐繁华和热闹起来,形成了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古镇和集市。当时普洱、景东沿线的茶商、烟商和大理、丽江等地的盐商、碱商及丝绸商在此相遇歇脚,虎街渐成古道上的繁华小镇,成了古时“走夷方”的重要驿站之一。

  随时代发展,马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通过长年的商业的浸淫,给这里的人们增添了“虎气”,虎街人勤劳勇敢,不怕吃苦,如今在周边的集市上,到处都可看到虎街人做生意的身影。

十二兽神守护的地方
庐山图书馆宝典生辉
图行天下
瞻司马迁祠墓
陋室清香
责编:田晓明 邮箱:13901161689@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