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思想纵横)

陈伟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1日   第 09 版)

  宏观政策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工具,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今年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做好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加强预期管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但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对于增强宏观政策效应、不断提高调控水平、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利于实现发展目标。政策的作用在于推动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宏观政策也是一个复杂体系。在这个复杂体系中,一项政策虽然侧重于某一领域,但又会对其他领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这些宏观政策的取向应当也必须体现“一致性”,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任务,这是坚持系统观念的必然要求。比如,我们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要强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对就业影响的评估,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调联动、同向发力。换言之,只有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才能更好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利于稳定预期。每一项政策出台后,不同经营主体会从不同视角去观察和理解政策,并根据政策传递的信息进行决策。如果宏观政策取向不一致不协调,各类经营主体将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导致预期不稳、等待观望,甚至进行错误决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可以传递明确信号,帮助各类经营主体准确把握党中央意图,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并作出最优决策。比如,提出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传递的是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与此相适应,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体现了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这种一致性有利于稳定预期,有效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利于强化政策统筹。各种政策在政策目标、传导机制、作用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加强政策统筹是放大政策组合效应的必然要求。如果不能以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为导向进行政策统筹协调,不同政策之间就可能出现相互抵消的情况,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造成“合成谬误”。只有从全局高度审视不同领域的宏观政策,打好政策组合拳,才能提高政策可持续性,产生“1+1>2”的放大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一项政策出台,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实际执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别,考虑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叠加效应”。日前,在山东济南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这些重要论述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使各项政策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