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建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07 版)

  助力志愿服务云平台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迅速发展,为视障者提供服务的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其中,出现了一些志愿者通过网络帮助视障者的服务平台。视障者在应用程序上请求帮助,志愿者可以通过实时音视频,解决视障者遇到的问题。这些服务平台深受视障者欢迎。

  不过,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也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比如,由于视障者与普通人的认知不同,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更大;还有的被骚扰电话、广告推销钻了空子。这不仅降低了志愿者的服务意愿,也让视障者在寻求帮助时遇到困难。而且这些服务平台大多属于公益性质,要负担较高的运营维护成本,企业压力比较大。

  志愿服务云平台是新生事物,应当帮助其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要从技术上推陈出新,用科技手段改变视障者的生活方式,还应同步推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解决企业生存问题。同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确保视障者能够切实享受到数字时代的便利。

  湖北武汉市  尹雨佳

  

  让视障者也能“看”电影

  去年底,某地举办了一个公益项目,通过讲解员的解说,让视障者“看”电影,我认识的视障朋友对此很羡慕。但无障碍观影机会很少,绝大多数视障朋友都没机会遇到。

  我国的无障碍电影起步晚、发展慢,缺乏制作经验,缺少片源支撑,数量少、内容单一,大多是年代久远的电影,而且无障碍电影放映的途径和场所也比较少。

  为视障人士制作电影的重要角色是讲解员。他们既要吃透电影脚本,又要考虑语速、情感表达。在放映时,只能在对白间隙解说,而且要保留原片音轨,不能像录音剪辑那样删减,要求很高。而目前针对视障者播放的电影多为公益性质,讲解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入有限,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希望能照顾到视障者这一特殊人群,让更多视障者有机会现场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      

  河南濮阳市  朱泉润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