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消除信息障碍 共享数字红利(记者手记)

易舒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07 版)

  把手机靠近耳朵,一边听着语速极快的语音,一边快速滑动、选定、翻页,视障者使用手机与普通人是如此不同。视力欠佳,听觉就变得格外敏锐,视障者原来都是“听”手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科技发展,让视障者与外界前所未有地深入连接,感受着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

  然而,正如人们有时不经意间会把自行车停在盲道上一样,互联网上的“数字盲道”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畅通无阻。像登录验证、选择细分功能、关掉广告弹窗、人脸识别等操作,常常会让视障者束手无策。

  许多视障人士说,手机是他们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工具,可有时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卡壳”。比如弹窗广告,平常人不到1秒就可轻松关掉的广告,却是他们的“数字障碍”。

  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要完善坡道、盲道等空间设施,更要畅通“数字盲道”,帮助视障者更好地用手机联通世界。

  倡导通用设计理念,从源头优化信息无障碍环境;认真倾听视障者的反馈,了解他们的需求,对应用软件进行无障碍适配改造;积极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无障碍建设……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攻坚合力的系统工程。他们看不见,我们能看见、社会能看见。期待各地出台更多务实举措,让信息无障碍成为全社会共识,为视障人群创造更加包容、温暖、便利的互联网环境。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