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展新质生产力 助力信息无障碍

吕世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07 版)

  今年全国两会上,在无障碍环境领域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信息无障碍、消除“数字鸿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残疾人群体对信息交流无障碍有着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具体的需求,但目前还难以全面满足。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要着眼于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还应延伸至金融、文旅、教育等多个领域;不仅要完善公共设施无障碍的硬件建设,还要优化信息交流无障碍等软件供给。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化,不但切实为残障人士解决实际困难,同时还能为智能科创产业布局未来、探索路径夯实基础。

  用科技进步改变残疾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有不少成功经验和探索创新。在现实生活中,新一代信息无障碍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场景实现了广泛集成应用,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为视障人士装上了“千里眼”、为听障人士配上了“顺风耳”、为肢障人士装上了“飞毛腿”。

  无论是满足“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要,还是“康、养、文、旅、服”等服务需求,以及艺术体育、休闲娱乐、养老金融、声纹识别、字幕显示、语音转换以及智能“导盲器”等新型需求,信息无障碍建设在增进民生福祉的同时,也正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下一步,应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重点补齐无障碍设施、信息交流、智能设备与社会服务等短板。同时,通过多种手段有效避免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制造新障碍等问题。

  应以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契机,促进信息无障碍体系完善机制、强化标准、落实落细。建设信息无障碍环境需要加大法治环境治理和政府市场监管力度,完善政府政策支持引导,拉动市场需求,激发市场活力。建议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特别是在康复护理服务等领域争取新突破。

  为创新创业厚植土壤,谋划建设未来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培育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质生产力必将大大促进信息无障碍领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畅通科技助老助残供需对接渠道,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作者为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