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积极扩大进口的战略意义与政策建议

魏 浩 《 人民论坛 》(

    【摘要】进口是连接国内外经济、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枢纽。在全球抗疫形势尚未形成根本性扭转之前,积极扩大进口是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重要战略途径。为了防范由于疫情全球蔓延可能导致的进口中断风险,建议成立专门的积极扩大进口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计需要扩大进口储备的战略性物资并制定具体的进口国别战略,为快速扩大特定战略性物资进口提供绿色通道,为进口企业提供专门的进口信贷资金,加快进口企业生产产品的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衔接工作,尽快建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信息数据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进口模式,进而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稳进口  进口博览会  跨境电商进口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将于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我国不断破题“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进博会就是最重要的窗口之一。从国内外现实情况来看,积极扩大进口是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重要战略途径。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但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切实做好进口工作,稳住进口,确保通过进口增加农产品、食品、生产性物资的国内供应以及战略储备,有利于保民生、促生产和提升国家形象,这对于全国防疫工作大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保障民生、促进生产、经济正常运转等问题都至关重要。

    疫情全球蔓延对中国进口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持续肆虐,可能会对我国正常进口造成影响,甚至导致进口短期中断。出于对疫情蔓延的担忧或是本国防控的需要,一些国家限制物资出口,与此同时,多个国家和地区限制从中国进口活体动物、动物制品,上述限制措施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其中,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都是中国主要的进口来源国。中国从其进口的主要商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部分进口产品是中国一些企业复工复产的前提。但是,如果这些主要进口来源国的疫情规模不断蔓延甚至是全国暴发,就会导致这些国家停工停产,进而影响中国正常的进口或者导致进口暂时中断,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环环相扣、密不可分的大环境下,最终就会影响中国进口企业自身的正常经营活动以及影响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我国有数量庞大的外贸企业,2018年我国有进口记录的企业数量为21.1万家,2019年有实际进出口活动的外贸企业达到了49.9万家。可见,一旦正常进口受阻或者进口中断将对中国国内经济影响较大。

    积极扩大进口的战略意义

    积极扩大进口“保民生”。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趋势显现出过快的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从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来看,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8%。虽然CPI总体上呈现逐月收窄态势,物价涨势总体温和,但预计部分食品价格还将继续上升。以养殖业为例,由于储备饲料需要占用仓库和流动资金,为了节省资金,养殖户及饲料企业一般都不会储备过多的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大型养殖企业会储备5天的饲料,饲料企业会储备够10天的饲料,二者加起来大概15天左右,逢节假日,养殖户及饲料企业的总库存大约够20天左右。自从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养殖业饲料等生产物资由于交通管制等原因供应不畅,导致饲料原材料无法及时运到饲料生产加工企业、饲料无法从饲料生产加工企业运到养殖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饲料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活禽交易市场的关闭,家禽产品的消费大幅降低,养殖企业难以支撑,减产停产现象越来越多,对养殖业的打击日益显现。这种状况必定会给全年的禽肉、禽蛋市场供给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积极扩大进口“促生产”。当前,立足国内大循环、谋篇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的发展蓝图已然绘就: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复工复产的企业中,有一部分企业的生产环节涉及进口,主要包括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的进口。由于储备进口产品需要占用仓库和流动资金,为了节省资金,企业一般都不会储备过多的进口物资。也就是说,我国只是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或者一部分环节,恢复进口并扩大进口是确保一部分企业复工复产的前提条件。此外,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国外需求可能会出现一波爆发性反弹,需求反弹就是商机,我国外贸企业要想抓住未来的这波商机,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做好进口中间品和原材料的战略性储备。如机械制造产品、电子类产品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就是重点关注的行业。中国出口商品中28%—60%的要素含量是从国外进口,从商品类别来看,农业、纺织服装、食品、家具制造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含量较高,机械制造产品、电子类产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以及石油化工产品单位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含量较低,需要做好原材料的战略性储备。

    积极扩大进口“稳经济”。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但是不同国家受疫情影响的程度不同,疫情严重的国家停工停产范围扩大,供应能力大大减弱,进出口下滑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中国企业从疫情严重国家的产品进口就会受限,可能会迫使我国企业到其他国家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较轻的国家,其出口到疫情较重国家的行为也会受到影响,从而被迫开始寻求新的市场特别是开拓中国市场,这两方面相结合大大提升了中国进口来源地的多样化。进口来源地的多样化即进口地区结构的优化,与我国一直倡导的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是一致的。与此同时,在各国贸易活动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我国积极扩大进口有利于进口来源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支撑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展现中国大国担当、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积极扩大进口的政策建议

    高度重视由于疫情在多国蔓延可能导致的进口中断风险。进口贸易问题不仅仅是外贸问题,其本质是国内经济问题、国内企业发展问题、国内民生问题。从国内短期现实来看,积极扩大进口是防疫情、保民生、促生产的重要措施。从国际形势来看,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世界卫生组织8月1日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计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一旦在更多国家蔓延并大规模暴发,势必会影响这些国家正常的出口贸易,从而影响我国企业从这些国家的正常进口,进而影响中国企业发展,这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外部输入性风险。为抵御国外疫情大规模暴发导致的进口规模大幅下降或者进口中断风险,我国应该积极扩大进口规模,针对关键零部件、不可替代原材料、国内生产需要的其他重要生产性物资、民生必需品等进行战略性物资储备,这是保障后期国内经济增长、确保国内消费的战略选择。

    成立专门的积极扩大进口工作领导小组。进口贸易行为和过程,不仅涉及进口企业,还涉及很多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机构。如果在短期内要扩大特定物资的快速进口、进行战略性物资储备,时间紧、任务重,在外汇支付规模、运输规模、货物存储规模等各个方面,涉及不同的政府部门和机构,需要不同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的通力合作。

    全面统计需要扩大进口储备的战略性物资并制定具体的进口国别战略。首先,了解各类产品进口规模的基本情况。根据疫情发生以来的各种数据,结合第一线调研和摸底的情况,再参考往年同一时期的历史数据,对各类食品特别是肉类产品、各类原材料等需要进口的具体产品种类和数量进行统计,掌握需要进口的基本情况。其次,制定具体的进口国别战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进口产品的准入国别和注册企业数量、增加进口产品的种类,筛选可靠的进口企业和国外供货商,快速制定具体的进口国别战略,即具体从哪些国家进口哪些产品等。最后,国家层面推动与重点进口国家商建进口畅通工作组,精准解决我国进口领域面临的难题。

    为快速扩大特定战略性物资进口提供绿色通道。首先,清除进口前期障碍。了解企业进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预测扩大进口规模可能遇到的意外风险,及时解决已知的障碍,做好应对进口意外风险的备案。要特别重视进口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进口企业是否具有进口资质和资金是否充足等问题。对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进口物资所需的进口付汇、跨境融资等业务,要建立外汇政策绿色通道,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其次,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建议简化进口审批手续,压缩检疫审批时长,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特事特办、即来即办,为国内急需特定产品的进口企业的进口备案登记、自动进口许可证审核提供绿色通道,口岸海关凭主管部门证明直接验放,全力保障特定物资快速进口。

    为进口企业提供专门的进口信贷资金。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是扩大进口进行战略储备的保证。然而融资难、融资贵却是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的难题。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很多行业的国内消费量急剧下降,部分出口企业的海外订单被取消,企业现金流趋紧。疫情发生之后,央行、银保会等陆续发布支持企业融资相关政策,但是一些银行内部体制机制缺乏活力,制约了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这直接导致银行服务于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因此,为了配合疫情时期扩大进口储备战略性物资,建议下拨专门的进口信贷资金对进口企业进行精准支持,避免“政策空转”现象延误进口战略性物资。

    加快进口企业生产产品的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衔接工作。要特别指出的是,疫情期间进行战略性物资储备,不是为了生产后再出口,而是为了保障在疫情全球大暴发导致全球贸易暂时中断时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那么,为了疫情防护的需要,进口企业生产的非国内上市销售的医用产品是否可以在国内销售,或者,进口企业生产的其他消费品是否可以在国内销售,都存在同样一个问题,即产品的标准是否符合国内标准。我国进口生产性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要出口到国际市场,产品执行的是国际标准或国外标准,如果与国内标准不符,进口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不能在国内市场销售。我国国家标准体系由五个层级构成,分别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属于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属于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相关部门要加快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转换工作的进度,为进口企业出口转内销清除标准障碍。

    尽快建设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信息数据平台。面对疫情冲击,我们要坚定危中寻机、危中求进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推动抗疫和对外开放双丰收,以应对疫情促进对外开放、扩大进口。进博会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积极扩大进口的重要平台,在积极推进线下业务的同时,应加快建设进博会信息数字平台,建议将历届进博会的参展商、采购商、参展产品等信息电子化、图形化、可视化,供国内外企业长期可查可用,从而把进博会效应日常化、长期化、持续化,进而将进博会效应最大化地服务于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通过建设信息数据平台放大进博会的溢出和辐射效应,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多互利共赢的机会。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进口模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跨境电商进口凭借其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和交易链条短等优势逆势上扬,为我国进口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相关部门不断优化监管制度、完善跨境电商统计体系,也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已经设立了10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把87个城市(地区)及海南全岛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2020上半年,海关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口增长24.4%。因此,在积极扩大进口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的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进口新模式,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零售进口规模,进而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家进口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主动扩大进口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ZDA06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沈丹阳、彭敬:《全球价值链发展新趋势下推进中国全球价值链研究的若干思考》,《全球化》,2014年第12期。

以双循环格局促产业链供应链升级
积极扩大进口的战略意义与政策建议
央行数字货币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策略
多措并举化解“5G+金融”应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