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探访

民生周刊 2024年11月25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下一篇

湖南省强化支撑、优化机制、细化流程,创新开展“631”递进式气象预警“叫应”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刘毅 于海军 《民生周刊》(2024年11月25日 第 05版)

    11月13日一早,卓化勇和往常一样,吃完早饭就赶紧出门了。作为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金慈街道长潭河村群测群防员,卓化勇负责附近3个村民组的巡查,这个季节的工作重点是防火灾,“天干物燥,不能有半点松懈”。

    谈起发生在今年3月31日的那场泥(渣)石流灾害,卓化勇记忆犹新。

    那天半夜零点左右,卓化勇收到气象和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他立即冒着大雨挨家挨户敲门,组织人员撤离,“快往村部跑,有山体滑坡危险!必须紧急转移!”30分钟后,长潭河村发生山体滑坡。由于卓化勇和同事们迅速示警,确保10户、130人提前避险转移,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湖南省地形复杂,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频发、重发,强降雨的突发性、局地性强,夜雨特征明显。怎样提前精准预测天气变化,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这对气象等部门是一个严峻考验。

    新时代以来,湖南省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重要论述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上狠下功夫。

    湖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宏翔表示,湖南省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支撑、优化机制、细化流程,以“631”(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递进式气象预警“叫应”为抓手,强化递进式气象服务创新,有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完善“631”递进式气象预警“叫应”工作机制,守护“三湘四水”

    在张家界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琼看来,今年3月31日慈利县遭遇的那场泥(渣)石流灾害最终“有惊无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省、市、县气象部门密切联动,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落实落细“631”递进式气象预警“叫应”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3月29日,湖南省气象局发布《气象信息专报》指出,“未来10天我省暴雨强对流天气多发”,提醒各地加强防范。

    3月30日20时至23时,慈利县出现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达56.3毫米,在3月份较为罕见。

    湖南省气象台针对慈利县强对流天气,于30日19时22分发布雷雨大风黄色指导预警信号,于17时17分发布冰雹橙色指导预警信号,于19时30分发布暴雨黄色指导预警信号。

    张家界市气象局、慈利县气象局同步针对本级党政防灾调度需求,发布了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并加强监测预警值班值守和电话“叫应”。

    3月29日8时至31日8时,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通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向预警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281批次,累计覆盖68.22万人次。

    卓化勇等群测群防员一旦收到地质、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就立即进行现场巡查。如果是夜间出现暴雨,群测群防员往往通宵巡逻、监测,一旦发现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的苗头,就会第一时间通知村民迅速转移。

    “递进式气象服务和‘631’递进式气象预警‘叫应’机制,有效地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湖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秧琳介绍,“近年来,湖南省气象局推进递进式气象服务和‘631’预报预警‘叫应’机制实施,深度融入地方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递进式气象服务,是围绕高影响天气和气象灾害发生演进的不同阶段,从气象预报预测科学性、准确性的实际出发,针对各级党委、政府防灾减灾不同需求,按照“时效逐步缩短、空间不断精准、内容更具针对性”的原则,基于无缝隙预报产品、精细化预警产品以及高密度实况产品开展的气象决策服务供给模式,为党委、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高位推动、部署动员、指挥调度提供保障服务。

    “631”递进式气象预警“叫应”机制,是湖南省气象局结合湖南防灾减灾需求,2022年在递进式预警服务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气象灾害防御重要创新工作机制,即“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为高效支撑政府“点对点”调度、乡村精准组织群众转移避险,提供气象支撑和保障服务。

    慈利县建设“智慧减灾”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县,推动实现“三个改变”,提升防灾减灾成效

    今年7月5日,张家界市慈利县二坊坪镇镇长吴东的一条朋友圈引来广泛关注,配图中一个智能设备引人注目—这是湖南省气象局自主研发、在全省推广应用的“天气盒”。

    这个巴掌大小的盒子连接显示屏后,就能同步呈现气象实况监测、重要信息、天气预报、雷达回波、雷达拼图、卫星云图等多种气象资料,还有雨量监测报警功能,可谓是“微型气象台”。

    慈利县地处武陵山脉东段边沿、澧水中游,澧水干流及其一级支流溇水纵贯全境,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属自然灾害中高风险区。

    进一步完善“631”递进式气象预警“叫应”机制,预警信息和电话“叫应”直达基层责任人,让气象预警跑出“生命至上”加速度;完善“县乡村”三级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气象信息员和社区网格员“多员合一”工作机制……近年来,慈利县通过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在“智慧减灾”方面狠下功夫。

    慈利县委书记侯铁夫在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慈利县着力推进“智慧减灾”,强力整合气象、应急、水利、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资源和数据,开展防灾减灾基层信息化技术升级,充分运用地理信息和卫星定位、数据融合分析、视频智能判识等技术,持续完善慈利县“智慧减灾”自然灾害防御综合指挥平台。

    充分整合各防灾减灾救灾相关部门的资源和数据,是这个平台的突出亮点,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侯铁夫等县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攻坚克难强力推进,实现了多部门信息共享和密切联动“一盘棋”。

    侯铁夫介绍,慈利县通过建设“智慧减灾”自然灾害防御综合指挥平台等改革创新举措,推动实现“三个改变”,提升了防灾减灾成效。

    —推动防灾减灾从“人工判断”向“智能指挥”改变。“智慧减灾”信息化平台的应用真正实现了数据融合,充分挖掘各类涉灾数据价值,提高精准风险预警、科学指挥调度和转移避险效能。

    —推动防灾减灾从“部门应对”向“政府主导”改变。面对较大自然灾害风险,慈利县会派出县领导到一线指挥,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同时主要县领导会在设在慈利县气象局的“智慧减灾”自然灾害防御综合指挥平台调度指挥,通过政府主导、前后方协同指挥,高位推动防灾减灾资源整合,对指挥场所、值班队伍、指令发布等方面实现高度统一,解决了以往存在的部门力量薄弱、信息不畅、政令不一、运转低效的问题。

    —推动防灾减灾责任落实从“被动应对”向“主动积极”改变。通过“智慧减灾”信息化平台,能够实时掌握巡查责任人工作动态,及时了解现场情况,为指挥中心开展提前预警、转移避险等工作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实现“预警监测、转移避险、信息反馈、效益评估”等闭环管理。

    随着“智慧减灾”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慈利县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升,已取得连续6年无人因气象灾害死亡的明显成效,涌现出今年“3·31”泥(渣)石流灾害防御等一大批防灾减灾典型案例,得到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通报表扬,被中国气象局纳入“早期预警中国实践”典型案例向世界推广。

    2024年6月,经中国气象局批复同意,慈利县成为全国第3个“智慧减灾”气象高质量发展试点县。

    监测网络日益精密,成为气象预报的“千里眼”“顺风耳”

    气象监测网络是气象预报的“千里眼”“顺风耳”。这个网络完善、精密,才会避免“大网捞不着小鱼”、漏过局地灾害性天气的情形。

    近几年,慈利县科学规划、共建共享灾害监测网,构建起了“天地空”立体覆盖更全、监测间距更密、融合要素更多、监测灾种更广的综合灾害监测网,努力实现精密监测。

    依托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基础,慈利县聚焦城镇低洼地段、灾害隐患区域、粮食主产区、特色农作物基地、主要景区景点、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等,统筹增设地面监测站,实现四要素以上自动站平均间距缩短为城区5公里、乡镇7公里。

    慈利县还加强张家界多普勒雷达及周边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应用,增强对暴雨、强对流天气的垂直立体和连续监测,尤其针对极端强降雨和夜间强降雨,实现“监测到乡村”。

    在湖南全省,一张大型“天地空”立体气象灾害监测网日益严密。

    “十四五”以来,中国气象局、湖南省政府构建“天地空”立体气象灾害监测网,建成地面自动气象站3514个,站点平均间距7公里。完善雷达监测体系,1公里高度雷达探测覆盖率达82%。

    在张家界市天门山碧瑶台景区西南角的山顶,就有一座被游客称为“雪人”的天气雷达。为发挥气象雷达“千里眼”的作用,覆盖更广阔的监测范围,这部雷达选址在天门山景区的重重山峰之巅,海拔高度近1500米。

    在绝壁山顶上建雷达站难度极大,许多建筑材料和雷达设备,都是通过直升机吊装运上来。这一工程从2016年开工建设到2018年6月交付完工,整整用了两年时间。

    这座雷达站的建成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张家界等地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和水平。

    “大风、雷电、冰雪天气对索道运行影响很大,气象雷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子龙说,“近年来,如果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我们就会第一时间研究雷达监测结果,参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对索道运行进行调整,保证游客和运行设备的安全。”

    锚定“监测精密”的目标,湖南省气象部门不仅努力让气象监测网的“网眼”越来越小,同时也努力使这个监测网的数据越来越准,成为气象预报可靠的“千里眼”“顺风耳”。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西南部的莲花镇,全国唯一的气象雷达高精度标校中心—中国气象局雷达气象中心长沙气象雷达标校中心坐落于此。

    在山脚下远望,远处莲花山山头雷达塔楼上的一部部气象雷达,如同镶嵌在山间的明珠。2023年5月17日,这个气象雷达标校中心揭牌,9月19日正式开始业务化试运行。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气象雷达数据质量和业务水平,中国气象局2021年启动新一轮雷达业务改革,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在湖南长沙依托国家综合观测试验基地,成立全国唯一的气象雷达标校中心。

    “气象雷达是气象防灾减灾的‘大国重器’,确保气象雷达探测数据准确,测量精度十分重要。”长沙气象雷达标校中心主任李仁鹏说,“标校中心对送检的每一部雷达进行标定校准,标校结果作为能否颁发设备入网许可或业务准入的重要依据,标校后的雷达为气象监测和预报提供了更可靠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