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解密体操娃

本刊记者 陈沙沙 《 民生周刊 》(

    随着2012年7月的临近,奥运话题逐渐升温。自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操队完胜后,体操队伍的后续储备力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从幼年开始训练的体操娃们。

    从“娃”到“少年”,从业余体校到专业运动队,伴随着荣耀与质疑,“小萝卜头们”一批批地成长着,年复一年地训练。他们中极少数人会走上领奖台,而在生产金牌的流水线上,更多的是看不见的伤痛和坚持。

    “不一样”的孩子

    “明美小时候太皮了,家里就没有她不跳的地方。去幼儿园时,自己从摩托车上往下跳。”回忆起送女儿学体操的初衷,王丽还记得第一次带明美到宁波业余体校的场景。

    4岁的小丫头,出于儿童的活泼天性在双杠上登高爬低,在坐垫上前后滚翻。而比例协调的身材,弹跳有劲的脚踝,一眼被启蒙教练曹晓春相中。自此,明美开始了她“小萝卜头”的体操生涯。

    跑步、压腿、倒立、跳马、弹跳、平衡……这些重复的基础动作练习,成为明美幼年时最多的记忆。伴着技术难度的提高,她已在各种器材上度过了8个春秋,并在2007年至2009年的浙江省少年儿童体育锦标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然,这一切的证明是手掌上一层厚实的老茧、稍一用力就凸显出的肱二头肌、还有小小年纪就练出的“职业病”,从脖子到背、到腰、到胯、再到脚踝,大大小小的扭伤、拉伤等。

    “刚在单杠上练大回环时,就死死抓着杠,一摆浪,手就磨得生疼。”明美指着掌上的老茧说道。磨出茧是一个体操娃必过的一关。从杠上练习的摆浪、下浪,到大回环,在这个过程中,掌心与单杠巨大的摩擦,会使细嫩的手掌皮开肉绽,渗出血来。

    “如果磨伤比较严重,教练就会让我们休息几天,等稍微愈合了再练。”而这磨破、愈合的反复是无法回避的,直至生成老茧。

    像明美这样的体操儿童,在我国数以万计,他们聚集在湖北、广西等体操之乡,也零星散落在其他各地,成为体操苗子的培养基地,也是体操苗子输送带中的第三级梯队。

    4岁的“小萝卜头们”

    北京市东城区地坛体校有一个儿童体操训练班,曾培养出杨亚红、何可欣、滕海滨等知名运动员。

    为保证步入小学阶段的体操娃每天有6节文化课的时间,在地坛体校,训练分为两场,从上午9点至下午3点,是学前班儿童的训练时间;下午3点到6点,是小学阶段体操娃的训练时间。

    “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选苗子、培养苗子。”望着满体育馆的“小萝卜头们”,有着30多年教龄的体操教练刘魁林说道。这些身体条件合格的“娃”,基本上是他和同事们一个个在大街上、菜市场里挑选出来的。

    体操的启蒙训练从4岁开始,优秀者10岁左右进入二线队。也许是深知竞技体育训练的残酷性,刘魁林在学前班儿童的体操教学中,尽可能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小萝卜头们”光着脚丫在高低软垫上进行各种体能训练。不时从各个角落传来欢笑声、追跑声。

    到下午3点,训练馆就会恢复安静、秩序。下了文化课的小学阶段的体操娃们,会迅速换上体操服,有条不紊地各自训练。有的抱着鞍马的一端,训练背脊,有的在“小蘑菇”上练习全旋,更多的会在教练的带领下,练习空翻、大回环等。

    训练场上的各种设备应有尽有,而且都配合孩子们的身高做了调整。在每天3个小时的训练中,他们要在单杠、双杠、鞍马、吊环等各种器材间来回辗转,不多会就会大汗淋漓。

    墙上大大的五星红旗和“艰苦训练,为国争光”的宣传标语,对于这群“毛孩子”来说,也许还过于空洞。但这批年龄稍大的体操娃,似乎并不需要教练太多的督促。学前班升学的体操筛选经历,使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同龄孩子少有的坚毅和执著。此外,还有来自训练、来自环境、来自耳濡目染的对荣誉的渴望。

    凤毛麟角的“出路”

    经过5年的训练,2009年明美在父母的安排下,考入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并在半年后,成为“试训运动员”。如今,她拿着每个月700多元的工资,享受着每餐75元的饭补,穿着每季李宁公司提供的运动服。

    作为体操苗子输送带上的二级梯队,先农坛的归宿是无数体操儿童家长的目标,“这是市队,相当于省队。在这里,孩子就能参加全国比赛,离国家队仅一步之遥。”地坛体校体操班家长李伟(化名)直言道。

    据他讲述,2011年下半年,10岁的儿子终于得到了先农坛的录取资格,但一份“滑椎”的体检报告让多年的训练付诸东流。非北京籍的李伟,把儿子的体操命运,与户口、前程紧紧联系在一起,“孩子不能练体操了,我当时想死的心都有。”

    而这样的骤变,明美早已习以为常,在她的成长道路中,每年甚至每月,都有伙伴悄然离去。

    “如果第一次没被什刹海挑中,第二年还给一次集训机会。”地坛体校教练白鸽介绍道,“如果真是条件不够,教练会及时建议转项。”

    据了解,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每年对各区业余体校适龄体操儿童进行一次选拔集训。合格的体操儿童,将在什刹海接受更深度的技能训练,为市队选拔集训准备。而大比例淘汰的儿童,或选择继续训练,或接受教练的建议转项,成为跳水、跳床等项目的体育苗子。

    “每年进什刹海的名额不稳定,主要看当年孩子们的水平和人数。10个人里,大概能选中3、4个。”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如果三年级还没有出路,大部分体操儿童将回到常规学校学习。”

    不明朗的未来

    除了身材比例、外形气质、深层的肌肉特质和协调能力等严格的考察标准外,要想成长为一名专业的体操运动员,还必须通过现有的三级体制:体校、省队、国家队。

    这即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缩影,也是体操人才的传递链,业余体校是这条冠军生产线的起点。自半个世纪前,从苏联引入这种模式,它创造了我国体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速改变,满足了国人的体育情结。

    在这个链条中,参与者的庞大基数和竞技体育的残酷性注定了“级别越高,数字越少”的结局。有媒体报道,近9成体操娃将在层层选拔、过滤中转项、淘汰。而其中还掺杂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教练个人的赏识等。

    “如果没有妈妈的努力,你能到先农坛?”类似这样的话,李丽并不在女儿面前避讳。在她眼中,12岁的明美俨然是个体操“老人”。

    对于体操短暂的职业生涯来说,12岁确实不是一个“幼龄”。以女子体操运动来说,一个运动员,一生也许只有一次机会参加奥运会。女孩子通常3、4岁开始训练,16岁才能正式才加国际比赛,退役年龄基本上在20岁左右,巅峰期只有4年。

    所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对 2008年奥运会上场队员的储备选拔从 2003年就开始了。而层层选拔出来的尖子,需要经历国家队内部每个月的测试和全国比赛的考验,来争夺着奥运会仅有的6张入场券。

    谈到登上最高领奖台的渺茫,谈到未来的方向,明美似乎比母亲更加看得开、看得远,“并不一定要进国家队。长大后,我不想从事体操工作。我要上大学,去体验没有经历过的生活。”

    她道出了体校很多伙伴的愿望。        

微博时代的“微”招聘
解密体操娃
便利社区初探
交通疏导:“协管”还是“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