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专杀ISIS的中东“女人花”

瓦希德组建了一支70多人的反恐小队,用极端手段回击恐怖分子

□ 本刊驻埃及特派记者 王云松 《 环球人物 》(

    战争,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让许多普通人有了不普通的人生。不久前,39岁的伊拉克妇女瓦希德·穆罕默德,率领50名战士进入什尔卡特镇,帮助政府军从“伊斯兰国”(简称ISIS)手中收复了自己的家乡。视频显示,正是瓦希德带领的反恐小队,直插ISIS在该地的指挥中枢,才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伊拉克军队当时已计划向摩苏尔发动总攻,收复什尔卡特镇,为接下来的战斗顺利进行铺平了道路。

    如今在伊拉克,已有不少妇女拿起枪,甚至带领武装部队走上血与火的战场。她们成为“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克星,在喋血中演绎着“女人的力量”。

    家园被毁,她成为“反恐战士”

    瓦希德今年39岁,被许多中文媒体称为“大妈”可能是因为两河流域的风沙在她的面庞上留下了不少岁月的痕迹。穿着黑色的袍子,包着头巾,如果没有左臂下方皮套里的贝雷塔9毫米手枪,瓦希德像其他伊拉克妇女一样平凡、普通。手枪扳机周围的漆都磨掉了,变成了银色,这显示瓦希德早已身经百战。在2004年以前,瓦希德的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也算是衣食无忧,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恐怖主义的兴起,打乱了她的人生轨迹。

    “基地”组织一再来搔扰、捣乱,瓦希德与家人很自然地站到了反恐一方。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瓦希德说:“从2004年起,我开始和伊拉克安全部队合作打击伊拉克境内的恐怖分子。”仿佛上天赋予了瓦希德发现恐怖分子的火眼金睛,她总是能在人群之中将他们识别出来,在打击恐怖主义的过程中,她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士,自然也成了“基地”组织以及后来“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的眼中钉、肉中刺。

    “我收到了不少来自‘伊斯兰国’高层的威胁,其中就包括他们的领导人巴格达迪”,瓦希德说,“我是他们最想铲除的名单上的前几位人物,甚至与杀掉伊拉克总理相比,他们更愿意杀死我”,“但我没有屈服,而是选择继续战斗”。

    2006年至2014年间,瓦希德遭到6次暗杀,其中一次ISIS的支持者在她家门口布置了汽车炸弹,差点要了瓦希德的命。她的肋骨在袭击中骨折,头部和腿部至今留有弹片,幸运的是她每一次都化险为夷,从地狱的边缘爬了回来。不过,她的家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2013年,瓦希德的第一任丈夫在ISIS制造的恐怖袭击中遇难。随后她再婚,不过今年早些时候,她的第二任丈夫也惨遭ISIS杀害。“我的父亲和3个兄弟也被他们杀死了,家里的羊、狗、小鸟都成为恐怖分子杀戮的对象。”瓦希德说。她的女婿更是遭酷刑折磨,在遇害前被砍断了手脚。

    只能带着两个女儿颠沛流离的瓦希德被彻底激怒了!她毅然决然地再次走上了反恐的最前线。瓦希德自己招兵买马,在距离摩苏尔以南80公里的家乡什尔卡特地区很快组织起了一支70多人的反恐小队,队员多是中年男子与小伙子,他们中不少人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至此,瓦希德的队伍算是“开了张”。从那时起,瓦希德带领这支队伍穿街走巷,城市中、沙漠里,到处寻找ISIS。不过,毕竟只是小部队,无法和恐怖分子直接硬碰硬,他们把主要追杀目标锁定在那些小股恐怖分子身上。

    由于名声实在太大,瓦希德得到了伊拉克军方与国际反恐组织的支持。萨拉赫丁省伊军地面部队指挥官贾马·阿纳德将军就向瓦希德的反恐部队提供了不少车辆和武器。有了这些装备,让这支充满“愤怒”与“仇恨”的队伍在战场上更是所向披靡。

    对待恐怖分子比男人更狠

    瓦希德在她的队伍中拥有绝对的权威。CNN记者在采访她时经历了这一幕:“闭嘴,站在那里别动!”瓦希德对她的手下厉声说道。这些身穿防弹衣、手持自动步枪的男人立刻鸦雀无声,或是默默站在她身后,或是调整着自己的武器。这一切都源于瓦希德对待恐怖分子比男人更狠。

    在这个以男性为主的穆斯林世界中,瓦希德是一个独特又真实的存在。她已经独自杀死了18个恐怖分子。她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了自己的报复行为。“没错,我和他们战斗,我把他们斩首,还煮了他们的头颅,焚烧了他们的尸体。”瓦希德说。没有任何借口,也不试图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手段之极端与ISIS如出一辙,但她不理会外界如何看她,决意继续以暴易暴。

    翻看瓦希德的“脸谱”页面,有许多她与丈夫在一起时拍摄的照片,以及她与手下和伊拉克政府军将领的合影。最令人恐惧的是她与“战利品”的合影:瓦希德穿着一袭黑袍,戴着头巾,拎着一个似乎刚刚被斩首的ISIS分子的头颅;另一张照片则是一个大锅中蒸煮着两个被砍下的人头。场面非常血腥。但直到目前,这些照片的真实性尚无法证明。

    瓦希德对自己的定义并不是一个战士,她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也不是外界所传说的理发师。”瓦希德的两个女儿分别为22岁和20岁。据说,她们都已经接受了军事训练,随时能够奔赴战场,同母亲一道打击恐怖分子。不过现在她们因为要照顾孩子而无法走上前线。

    ISIS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被女人杀死上不了天堂。”而此时的瓦希德无疑就是一个死神般的存在,她被称为“恐怖分子最害怕的人”。

    战争中的“女人力量”

    其实,像瓦希德这样参加反恐行动的女人在伊拉克不胜枚举,女性已经成为伊拉克反恐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伊拉克库尔德地区就活跃着众多的库尔德女兵,她们被称为“沙漠玫瑰”。

    2015年,23岁的库尔德族富家女哈斯瓦·纳扎德在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家园遭到恐怖分子袭击,一幕幕惨状让她怒不可遏。她决定参军作战,甚至与意见相左的丈夫离了婚。战场让哈斯瓦迅速成长,现在她已经领导着一支由30名女兵组成的小分队,在摩苏尔附近地区活动。

    女性能够成为反恐的力量,其实与整个伊拉克甚至中东地区的历史与现实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中,女性始终是受到压制与迫害的一方,社会地位更低,而极端组织的残暴使得她们被俘后常遭受难以想象的凌辱与痛苦,因此在打击恐怖分子的过程中她们更有主动性,当然对待他们的手段也会更加凶狠。于是,在伊拉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反恐女英雄。

    女性参战,一定程度上也在渐渐改变伊拉克的社会伦理与社会形态。人们对于女人参加战争从反对到默许甚至感到自豪,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瓦希德手下的男人会愿意被她领导。男人的斗志也因为女性在战争中的参与而被激发出来。从这个角度看,女性介入反恐战争,不仅让她们成为恐怖组织的噩梦,更积极的影响是推动伊拉克社会传统的变革。

潘礼平 “毁专业”的电视怪才
专杀ISIS的中东“女人花”
德国教授用28年翻译《黄帝内经》
“王国之柱”朱拉隆功大学
对每一顿饭都不苟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