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柳青诞辰100周年。在中国当代作家序列中,很难找到第二个像柳青这样的传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他总是身穿对襟袄,头戴瓜皮帽,俨然一位关中老农;可摇身一变,他又会是一身西装、一副金丝边眼镜的学究模样。他可以用地道的方言和农民闲话家长里短;也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人侃侃而谈。他一方面扫描着陕北的乡村生活;一方面又把眼光投射到更远的地方,对中国历史、西方政治、第三世界的反殖民斗争,都有自己新奇而独到的思考。他的《创业史》深刻地记录了农村的巨大变革,成为当代文学的经典文本。
柳青原名刘蕴华,1916年出生于陕西省吴堡县寺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期,柳青先后就读于绥德四师和榆林六中,在校期间开始自学英文,却因思虑过度患上肺结核,此后终生被哮喘折磨。
1936年,柳青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柳青放弃了在大学修读俄文的机会,选择北上延安,到边区和前线从事抗战宣传活动。
1943年,为响应“文艺下乡”的号召,柳青前往米脂县吕家崄村担任文书,从办联校到试种棉花,事事亲力亲为,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即取材于这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柳青参加了《中国青年报》的创办工作。1952年,这位“团中央高级干部”离开北京,来到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安家落户。在镐河畔神禾原上的古庙里,柳青像一个农民一样住了14年,一边参加生产劳动,记录考察的见闻和思考;一边组织素材资料,构思小说的情节与结构。1960年,四易其稿的《创业史》第一部问世,柳青通过讲述“蛤蟆滩”上的创业故事,表现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社会矛盾与思想冲突,并在梁生宝这一“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中倾注了其对于中国农民的全新想象。
怀着由村庄透视中国的思想抱负,在《创业史》的出版说明中,柳青雄心勃勃地列出了未来的写作计划,却因为“文革”的到来而被迫终止。1978年,62岁的柳青在事业未竟的遗憾中离开人世。他没有想到,在即将开启的“新时期”里,他所构想的合作化蓝图,已作为一场荒唐闹剧被彻底否定,而他倾注毕生心力写作的《创业史》,在新一代批评家眼中,也不过是配合政治宣传的末流之作。。
然而,往事并不如烟。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对“纯文学”的鼓吹成为作家脱离现实、漠视人民的托词,当广大农村衍生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危机,“重读《创业史》”“寻找梁生宝”又成为知识界的热议话题。陕西作家群在文坛造成的轰动效应,也促使人们开始正视柳青传统的文学影响。
在此背景下,新近出版的《柳青传》为我们重新理解这位复杂的历史人物,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作者刘可风是柳青的长女,她在病榻前陪伴柳青走完了人生的最后9年。在柳青去世后,她走访众多历史当事人,历经16年的写作与修订,终于完成了这本资料翔实又饱含深情的人物传记。
在生前身后的百年间,柳青经历了热捧与冷遇、误解和重读的交替更迭,却以其深入生活、心系人民的“精神创业史”,始终在历史的烟尘中熠熠闪光。正是: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风到处说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