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大岛渚,全力燃烧自己

□ 俞耕耘 《 环球人物 》(

    大岛渚是与黑泽明、小津安二郎等齐名的日本巨匠导演,他是电影界的革命家,曾掀起日本新浪潮运动,以先锋另类的手法开辟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他用激烈的镜头语言,揭示人性深处永恒的孤独;他勇于突破传统壁垒,全力燃烧自己,只为在黑暗中瞥见人性深处的光芒。

    大岛渚1932年生于京都,6岁时,父亲去世,在母亲的抚养教育下长大。少年时期,他大量阅读了父亲留下的共产党、社会党书籍,以及诗歌文学作品,这对他一生形成重要的影响。

    1950年,大岛渚进入京都大学法学部学习。他热衷学生运动,是公认的学生领袖,曾担任学生会副主席,后又被选为京都大学学生联盟主席。他曾组织学生张贴大字报,要求天皇不要再神化自己,导致学生联盟的解散。学运活动的失败经历,使得大岛渚开始更深层次地思考社会形势、政治局势等问题。

    1954年,大岛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因为之前的学运经历,他被认为是“赤色分子”,几乎无法得到工作。他误打误撞考入松竹公司大船制片厂,那时的他对电影还几乎一无所知。但正如他在这本《我被封杀的抒情》里所说的,“经历过因战争和贫困而饥寒交迫的青年,无法拒绝这样一个正当职业。”

    1959年,写了大量剧本的大岛渚晋升为导演,自编自导了第一部作品《爱与希望之街》,获得“松竹新浪潮旗手”的称号。一年后,他的第二部影片《青春残酷物语》同样出手不凡。第三部影片《日本之夜与雾》将学生反对日美安保条约的抗议活动搬上银幕,紧贴时局,又饱含着他的青春经验,充满着真实与震撼的力量。但影片上映第四天,就发生了右翼少年刺杀日本社会党委员长的事件。松竹公司迫于压力,将影片停映。不久,大岛渚约集一批同事集体退出松竹公司,成立独立制片的“创造社”,由此成为日本第一位脱离制片厂体系的“独立导演”。

    在创造社,大岛渚继续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拍摄了根据大江健三郎小说改编的《饲养》、反思战后民主运动的《白昼的恶魔》、喜剧片《新宿小偷日记》等。1973年“创造社”解散之后,法国制片人德曼提出要为大岛渚制作国际影片,1976年,两人合作了《感官世界》,该片改编自1936年发生在日本的阿部定事件。影片大胆直白的性爱表现尺度,使全世界影坛为之震惊。

    直到1999年最后一部作品《御法度》,性与暴力始终是大岛渚电影中一以贯之的元素。但他的作品并非“诲淫诲盗”,而是弥漫着一股压抑甚至死亡的气息。所有的男男女女都迷失在对原始欲望的本能迷恋和冲动之中,用肉身之乐为死亡做着终极祭奠。

    一如他的电影,在《我被封杀的抒情》一书中,他的文字也带有强烈情绪,观点尖锐,爱憎分明。比如在他看来,日本电影导演地位尴尬,电影著作权不属于导演而属于电影公司,这是最大的荒谬。

    此外,大岛渚也在书中追忆师友同道,哀婉深情,展现了他感伤、抒情的一面。

    2013年1月15日大岛渚病逝。他曾这样评价自己:“我的爱常常是热爱。这种爱的方式也许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其他许多人。但是,或许只有通过与其他人进行爱的交流,我才能活到今天。”也许正是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成就了大岛渚彻骨的深刻。

尤伦斯,大鳄离去
在莎剧世界安身立命
吴湖帆,乱世里的收藏家
大岛渚,全力燃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