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苏格拉底的忧虑

□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 环球人物 》(

    政治哲学中有个问题:谁得到了什么——这是一个关于社会正义和分配正义的问题。与正义相联系的有三种道德情绪。

    假设你今天中午在大街上闲逛,看到美女被开着摩托车的人抢了包,这时候你的情绪反应是什么?作为有中华传统美德的男性一般会义愤填膺,冲上去英雄救美——义愤是和正义相关的一种道德情绪。再比如说你排队去买演唱会的票,一个五大三粗的人插队到你的前面,这时候你的情绪是愤恨——愤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对别人有所要求。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与正义相关的道德情绪是内疚,假设你就是那个五大三粗插队的人,结果一回头,你发现你插的是一个美女的队,这个时候你油然而生一股内疚之情——这种情绪是为了别人利益而对自己的要求。在这三种道德情绪中,最根本的是愤恨之情,是因为别人违反了法律或者规则而伤害到我的利益所产生的道德情绪。

    我经常在路上看到有些宝马车横冲直撞,每次从我身边呼啸而过时,我就愤恨不已——这种情绪很有可能不是愤恨,而是纯粹的嫉妒。钟镇涛唱过一首歌叫《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歌词中说“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一直到老。”但是对于嫉妒的人来说,“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好不了,一直到老。”我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作者问一个女孩,你每天都过得挺辛苦的,为什么还这么乐呵?她说不开心也要装得开心,因为你不开心别人会更开心的。这反映出一个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我们看到别人过得比我们好,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嫉妒之情,这种嫉妒之情往往不会激励我们向上奋斗,而是指望别人倒霉,通过向下拉平来满足我们。

    那么愤恨和嫉妒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那个人之所以过得比我好,要么是因为不正义制度的后果,要么是因为他们做了不公正行为的后果。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你的愤怒才不是出于嫉妒,而是与正义相关的愤恨。换句话说,嫉妒是一种非道德的情感,而愤恨是一种道德情感,它是驱使我们寻求和实现正义的道德心理动机。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到今天已经快40年了,虽然经济发展非常快,但不得不说在缩小贫富差距以及实现社会正义上我们还面临很多的问题。官方2012年公布的基尼系数是0.472,这是一个危险的数字。有本书叫《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意思的是经济学中也有一个“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它的横轴是基尼系数,纵轴为代际收入弹性,即父辈的收入水平对下一代收入水平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拼爹指数”。如果一个国家位于这个曲线图的右上角,说明它不仅基尼系数大而且“拼爹指数”高。很不幸的是,中国恰恰就在右上角,也就是说当今时代,屌丝逆袭的梦很难实现。如果年轻人觉得没希望,那么社会稳定就会出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有必要认真严肃地来谈论正义是否可能这个问题。

    大约2400年前,柏拉图写了《理想国》,在书中哲学家苏格拉底和诡辩家色拉叙马霍斯就“什么是正义”争论,色拉叙马霍斯的核心观点是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苏格拉底不认可这个观点,反复与之辩论。最后,苏格拉底说:正义是不是强者的利益我们回头再说,但是你现在提出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如果大多数人相信不正义的人过得比正义的人更好,那么他们就绝无动力去做正义的人、行正义的事。

    苏格拉底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涉及非常严肃的问题,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如果外部环境并不鼓励我们成为正义的人,做正义的事,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对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简要的回答:任何时代都应该有足够的行动空间,让个体承担生活和政治的责任。

    (本文为周濂2015年10月在南京先锋书店的演讲)

李小龙,叛逆时代的不死英雄
“做公益,就要装上大喇叭”
卡戴珊家族,生活就是一部戏
苏格拉底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