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做公益,就要装上大喇叭”

“天天正能量”团队重奖凡人善举,唤醒社会爱心

□ 本刊记者 卢楚函 《 环球人物 》(

    每天的生活中,最能让你感觉到温暖的是什么?也许是拥挤人流中的一个让座,也许是遇到困难时陌生人的帮助……如今这些平凡普通的感人瞬间,有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传播,并从中感受到温暖与温情。从2013年7月成立至今,“天天正能量”公益项目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凡人善举,并用现金给予奖励。“天天正能量”负责人王崇和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让人们相信,人性的美好并未缺席,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

    “我们鼓励的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小事情”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副总裁王帅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里,打开网络、微博、报纸、电视,负面新闻扑面而来,暴力、血腥的新闻被一再放大吸引眼球。真实情况是这样吗?我们的社会真的有这么乱吗?好像并非如此。我们觉得,只是因为那些日常的感人小事,不被媒体重视而无法获得广泛传播。”

    也正因此,阿里巴巴集团公益开放平台发起了“天天正能量”项目。“应该有这样一个平台,集结全社会的力量,通过有公信力的媒体携手有责任感的人士,来发掘、传递、弘扬我们身边具有正能量的普通人和平凡事。”王帅说。

    2013年6月,有网友发布了一条微博,讲述了上海地铁一号线车厢里有人扔了很多西瓜皮,一位女士把西瓜皮一块块捡起来装进塑料袋,扎好后放到角落。“天天正能量”团队捕捉到这条微博后,随即在微博平台上发起了“寻找正能量阿姨”活动,并承诺每转发一次就奖励阿姨1元钱,2万元封顶。这条微博的最终阅读量达1500余万次,转发量达4万余次。阿姨最终被找到,接受了2万元奖金,她又将这笔钱捐给了贫困应届大学生黄朝阳。黄朝阳的家人则说,会将正能量传递下去。

    “寻找正能量阿姨”是“天天正能量”发起的第一个影响较大的活动,很多人为之叫好,却也招来了一些网友的不理解。很多人给他们留言说:“这么一个行为就给2万块钱,是不是有钱烧的?”“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多了,为什么不给?”

    但“天天正能量”团队有自己的解读:“不文明行为这么多,我们通过奖励让更多人知道在地铁上在公交场所不能乱扔东西,这个价值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鼓励的就是一些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小事情,但恰恰很多人都没有做。”

    这件事之后,平台运营负责人郑顺财去北京出差,地铁上听到有两个年轻人半开玩笑地说:“看看有没有西瓜皮,我们也捡两万块钱。”虽是说笑,但郑顺财倍感欣慰,“说明大家知道了这件事,知道本身就是一种影响。”

    作为“天天正能量”团队的一个长期公益项目,他们每周四都会在微博平台上公布6位正能量获奖者。评奖对象由公众和媒体推荐,再经媒体与网友组成的评委团投票产生。采访当天,刚好是周四,资深运营专员傅昊向记者展示新出炉的获奖名单,自豪地说:“这已经是第119期评选了。”

    在获奖名单上,有捐资助学30余万元,让2000多人受益的青海农民工;有带着瘫痪父亲出门打工的陕西小伙;有执法严明,口才了得的兰州交警……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正能量满满的人”,傅昊说道。

    唤醒善念,消弭裂痕

    曾有人质疑“天天正能量”是纯粹烧钱,但王帅不这么看,“做了好事我们奖励,‘让更多的人来效仿’才是这个项目的真正目的——我们的理念是‘唤醒’。马云曾经讲过:公益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钱,而是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唤醒”意味着关注和传播,也意味着更高的参与度。

    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正是对“唤醒”这一理念最好的诠释。2014年,团队收到一条线索:退休的外交官朱敏才夫妇,在花甲之年离开北京回到故乡贵州,在数所山区小学支教10年,年近古稀还在为孩子们的食堂奔走。这背后的落差和辛酸,让人感动。

    项目组讨论后,决定奖励两位老人10万元,但他们分文不留,全部用来给孩子们建食堂。一夜之间,两位老人和支教的村小学火了。贵州省领导也亲自到学校慰问,并当场拍板,解决了学校的宿舍、食堂和电脑房的问题。

    在朱敏才老人因脑溢血病倒后,一群大学生被“唤醒”了,他们接过火把,轮流去村小学支教。“我们不知道,每一笔奖励最终到了哪里,但我们相信正能量是一个循环,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我们发出的每一笔奖励,都是撒向社会的一颗善的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团队媒体合作负责人张银生说。

    被“唤醒”的还有河南农民工郭铁山。2013年6月,他在街头等活时,因心疼一位68岁的老人拉车百里卖麦秸,于是花50元买下了这车麦秸。在给他的颁奖词中写道:“但愿他这一次对老人的体恤,能唤醒这个社会‘老有所养’的情怀。”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老实巴交的郭铁山激动万分,他说:“你们给我的奖励,更坚定了我做好人、做好事的信心,我今后不仅自己要理直气壮地做好事,而且还要教育自己的孩子理直气壮地去做好事。”王崇和告诉记者,如今郭铁山已经是河南小有名气的公益人。

    善举同样可以带来理解,化解身边的矛盾,消弭社会裂痕。针对近年来城管被妖魔化的现象,“天天正能量”2013年7月31日发起“徇私城管该不该奖”活动,讲述了吉林长春一位名叫刘伟的城管,帮助独自抚养孙子10年的“瓜子奶奶”找摊位、并悉心照顾,和老人亲如一家人的故事。

    “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手中的权力可以是一份爱。”“天天正能量”官微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对刘伟“温情执法”的赞美,并希望所有身在权力机关和管理岗位的人都能够向他学习。来自全国各地的城管工作人员纷纷给“天天正能量”打电话表示感谢,这一活动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他们以向刘伟学习为契机,提出了打造“有爱城市”的目标和口号。

    医患关系这一愈演愈烈的社会矛盾也进入到“天天正能量”的视野。2014年8月,海南三亚市外科医生王锡雄在抢救危重病人时,遭遇神秘男子殴打仍不放弃抢救,最终病人获救,医生却因伤住院。阿里公益决定奖励“用生命在抢救”的好医生王锡雄1万元。王崇和说:“面对施暴者疯狂的阻挠和殴打,他本可以自卫或躲闪,但他选择了坚持抢救。希望他的正能量举动,能让民众重拾对医生的信任和尊敬。”

    快乐公益

    如今,“天天正能量”团队一方面坚守着“你怎样,世界就怎样”的初心,同时也在形式上主动尝试更多的创新。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水资源保护,2014年,“天天正能量”发起“寻找江河卫士”的活动,联合全国媒体来宣传和推荐江河湖泊的保护人士,最终有100多个团队及个人获奖。今年,他们创新模式,组织各地民众绕着风景名胜地野跑,每跑一公里,阿里拿出相应的公益金来做慈善。“跑步的形式比较有趣,更能吸引普通人来参与。”公益项目运营专家魏广明告诉记者,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新方向——快乐公益。

    “点赞中国人”活动,更是利用了新媒体的低门槛,只要网友为“美德”点一次赞,阿里公益就捐出一元钱。“通过社交网络,大家能迅速聚焦到一个事件,让正能量走得更远,也让‘人人参与的公益’真正突破地域。过去做公益,考虑更多的是项目直接受益者;现在,更多的要考虑网友的关注点,如何让网友和关注对象离得更近。”魏广明说。

    在做公益的过程中,“天天正能量”团队发现,人们普遍对志愿者群体认识不到位,甚至有家人因为他们“不挣钱”而极力反对。为此,他们开展了“志愿者关爱行动”,春节期间,由当地征集来的志愿者,带着新年大礼包和证书去被关爱的志愿者家里看望。“这个举动虽小,但会让他们家人感到很光荣,觉得自己得到社会的承认。”王崇和说。 

    王帅一向行事低调,但对于做公益却从不怕高调。“如果是慈善捐款的话,那就要躲镁光灯远点,因为是个人行为。做公益嘛,就是要把灯光开足,再装上大喇叭,让声音最大。就像马云说的,慈善是个人行为,公益是社会行为。所以要让更多人看到,唤醒更多人。”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集团唯一一个不考核交易量的部门,只花钱,不挣钱。”王帅顿了顿,笑着对记者说,“挣不挣钱不重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会感受到人性的温情和善意,很重要。”

李小龙,叛逆时代的不死英雄
“做公益,就要装上大喇叭”
卡戴珊家族,生活就是一部戏
苏格拉底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