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在黑山,走上电影中的那座桥

峡谷中探寻二战时的动荡历史,海湾边品尝老城里的美味佳肴

□ 本刊记者 刘元亮 □ 赵芷熠 《 环球人物 》(

    可能是受了太多欧美媒体的影响,一提到欧洲旅游,我们往往对巴黎、伦敦、罗马等津津乐道,很少关注那些缺少曝光的东部地区,这些地方和典型的欧洲皇家风格相比,可是另有一番风味。

    在欧洲东部,论文化与建筑,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最有特色;而论山水,就不得不提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岸的黑山共和国。它因满目黑色的山峰得名,有着宜人的地中海气候与独具风情的文化,难怪世界权威旅游指南《孤独星球》将它评为全球新崛起旅行地。

    追寻70年代的银幕记忆

    五六月份正是去黑山最好的时候。地中海沿岸刚刚入夏,天空湛蓝,山野碧绿,我们从塞尔维亚进入黑山北部。沿途都是黛青色的山,绵延伸向远方。 偶尔见到一汪蓝绿色的湖水,就好像一颗祖母绿镶嵌在山间。汽车开进塔拉河谷地区,这里是黑山的避暑圣地,一年内最高温度也不过十几度,初夏时节甚至还能看到一些白雪覆盖在青山上。黑的山,白的雪,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大约行驶了半个小时路程,我们来到了欧洲最深的峡谷——塔拉河大峡谷。要横跨峡谷,就不得不通过塔拉河谷大桥。这座大桥始建于1938年,为混凝土五拱桥,全长365米。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当地游击队炸毁。二战结束后,大桥在1946年修复,至今仍在使用。

    车子在大桥上行驶,好几位中国游客开始唱起那个优美熟悉的旋律:“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大家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这座桥在中国人心目中,可是一位“电影明星”。上世纪70年代末期,红遍中国的前南斯拉夫影片《桥》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讲述的也是关于这座桥的真实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将德军撤退途中一座必经的桥梁炸毁,阻住了数万德军后撤之路。片中工程师一直以他建造出如此美丽的大桥为荣,但他还是亲手炸掉了大桥,并将生命定格在了爆炸的一瞬。因为相似的战争经历,这部电影在中国获得强烈认同,许多中国人津津乐道于剧情和台词,学吹口哨和口琴并高唱这首著名的插曲——《啊!朋友!再见》。

    现在,在桥的一侧,有护栏围住的工程师的墓碑。墓碑后青山为衬,墓碑前鲜花摇曳。在桥的另一侧,竖立着一座铜像,是电影《桥》中游击队长少校老虎的原型——前南斯拉夫中尉博日达尔·祖季奇。碑文上写着:“这座纪念碑是博日达尔·祖季奇的母亲玛丽亚为其所建。”

    我抚摸着桥上的石栏,向远处眺望,朔风猎猎。远处山间的小村庄星星点点,红色的屋顶与青山、绿水、大桥组成了一幅庄严和谐的景象,仿佛在提醒世人,不要忘记那段动荡的岁月,珍惜我们今日的和平。

    科托尔古城里的修女教堂

    看够了无边的山脉,再去黑山南部的科托尔湾看看海是不错的选择。 

    科托尔湾由四处小湾组成,是欧洲最大的天然良港。它坐落于亚得里亚海域南部,形状狭长,深入内陆达32公里,而出口处宽仅3公里,这里拥有壮丽的海峡和原始风貌的连绵群山。当蔚蓝清澈的大海出现在眼前,让人瞬间有一种醉氧的感觉,心情一下子无比开阔。

    海湾边上坐落着一座古城——科托尔城,公元前3世纪伊利里亚人就定居在这里。1979年,这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小城共有3个城门:临海门、临河门及古蒂茨门,而我在这里的旅程就开始于临海门。

    临海门建于1555年,因为当时这座门隔绝了城市与海水而得名。城门口分别插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黑山国及老科托尔城的三面旗帜。门上刻着前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不想要你们的,也不给你们我们的。”下面刻着“1944年11月21日”,这是科托尔从纳粹军手中被解救出来重获新生的日子。

    科托尔古城内分布有许多广场,最著名的便是武器广场。广场上有一座始建于1602年的钟塔。直到今天,钟塔每到整点时都会敲响,似乎是在提醒着古城中的人们时间宝贵。在钟塔前突兀地立着一个棱柱,叫做耻辱柱。这是过去用来惩罚犯人的:让犯人跪在耻辱柱前受罚示众,任由市民围观羞辱。

    另一个游客经常去的广场则是牛奶广场,这里有一座以一位修女的名字命名的教堂——圣奥扎纳教堂。这个建于12世纪的基督教堂在大门上刻着修女奥扎纳传奇的一生。奥扎纳童年时与母亲住在科托尔的深山中以牧羊维生,放牧时她经常会看到耶稣在天空中对她微笑。奥扎纳告诉母亲自己希望能更多地了解宗教,于是母亲就把她送到城中的贵族布卡家族去做女佣,以便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宗教文化。

    奥扎纳做女佣时经常到城中的教堂祈祷并将面包藏在围裙中偷偷发给穷人。有一次主人发现后问她:“你围裙鼓鼓的里面有什么?” 奥扎纳回答说是花朵,主人不信便要查看,结果打开围裙,面包真的变成了花。之后奥扎纳便更加热衷于在教堂祈祷并决定做一名虔诚的修女。

    一天城中的人们告诉她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正在准备攻打这里。奥扎纳向上帝祷告请求保护城中子民的安全。之后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居然真的原路返回了。市民看到此景都更加感激奥扎纳修女。她还每天坚持听取每个人的告解,奥扎纳的耐心、善良感动了城中的所有人。不久后奥扎纳修女与世长辞,市民纷纷自愿排起长队到教堂为其祷告。这个教堂仍保存着奥扎纳使用过的物品。

    离科托尔不远处还有一座布德瓦老城,也是相当有名的古城。布德瓦老城是典型的地中海风格,白色石头铺就的路面、石质的建筑、小窗户、瓦片屋顶、众多的小铺、咖啡馆、啤酒屋,宁静安详,充满阳光气息,使你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放慢下来。老城旁边一条海边美食街,所有餐馆都面朝大海,不仅风景好,价格也不算太贵,基本人均30欧元(约合人民币210元)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顿海鲜大餐。其中有一家名叫阿斯托瑞亚的餐馆,这里的甜点是全黑山最有名的,来这就一定得尝一口巧克力烤脆饼,才算是不虚此行。

    朴实自在的黑山小城

    在山间和海边,感受到的是黑山的历史。而要想看到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就要走进城市。黑山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不到70万。也是欧洲最年轻的国家,2006年才宣布独立。因为受战乱、制裁的影响,黑山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现在,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和各项经济改革的推进,黑山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因此在黑山,你很难看到大都市的繁华,更多的则是朴实自在的欧洲风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城市就是扎布利亚克以及首都波德戈里察。

    扎布利亚克是黑山北部的一个小城市,也是巴尔干半岛上海拔最高的城镇,欧洲著名的滑雪胜地。小城的四周是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公园内最热门的旅游景点是18个冰蚀湖。这里是传统的冬季度假胜地,活动包括滑雪及单板滑雪等。夏季,亦是徒步、骑行或登山的好地方。

    首都波德戈里察,更是一座年轻、新生的城市,它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于战火,留下的古建筑就只有一座土耳其钟楼和一座清真寺。重建后的波德戈里察基本上可称为一座游乐城,全城1/7的土地被辟为公园和游乐设施 。晨起,在碎砂石铺就的小路上漫步,入目即是蔚蓝色的苍穹,墨绿缎般的河流,碧树、绿草、野花,即便在城市中,也仿若置身于大氧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真似人间仙境……

    在黑山,还有一个不能不去的城市——采蒂涅,这里是黑山从15世纪至1946年间的老首都,这里有尼古拉斯一世国王的宫殿及许多博物馆。如今,这里是一个有新鲜空气的休闲胜地。

    在黑山,哪怕是繁华的老商业区和政府机关所在的地区看上去仍然像我们70年代的样子,建筑是方方正正的多层盒子,没什么装饰。城市里的广场,白天很空,等太阳一下山就热闹起来。一家家店铺里,灯火通明,营业到很晚,大家都跑到这里来购物、乘凉、散步、喝咖啡,而小店老板也不像是在工作,总是很乐意跟客人闲聊上几句,轻松快乐得很。

    这里除了有很好的旅游资源,还有丰富的煤炭、木材、太阳能资源,他们对中国人极为友好,热切地欢迎中国人来黑山投资、旅游。

    我们碰到的黑山人都相当礼貌文明。虽然他们普通人的收入不高,一般大概每月3000元人民币。但他们脸上没有因为生活而造成的沧桑,而是有一种内心平和的宁静与高贵,对生活充满了满足之情。

    也许正因为这种从容祥和的氛围,才让英国伟大的诗人弗拉基米尔写下了这样的话:“一次生命对我很短暂,我希望有两个根,我在感叹黑山的美丽,为何这不是我的第二故乡……”

幸运在西南联大,遗憾也在西南联大
“疯狗”詹宁斯,14年死磕国际足联
“克林顿小姐”,天生的政治动物
胡社光 “东北花棉袄”闯天下
除了臣服和挑战,我们还能选择什么
大地之爱,滋养心灵的诗歌盛宴
在黑山,走上电影中的那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