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曾以墨镜遮面,如今开班授课

阮琦:搭讪的结果是认识了自己

□ 卢楚函 胡运杰 《 环球人物 》(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搭讪一词是这样解释的:为了想跟人接近或把尴尬的局面敷衍过去而找话说。很明显,这个词至少不是个褒义词,但这丝毫不妨碍它的流行。

    6年前,阮琦的出现带火了一个叫“搭讪学小组”的网络论坛,而今这个小组已经成为数万青年男女的聚集地,甚至还拓展出搭讪培训这个产业,他也因此被冠以“搭讪教父”“魔鬼搭讪师”的名头。第一次见阮琦时,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有些吃惊。因为他迥异于记者想象中的形象:一脸坏笑,穿扮张扬,油嘴滑舌。事实上他内敛而沉静,言谈间矜持腼腆的笑容不时闪现在脸上。

    带着学员在商场搭讪女孩

    今年7月的一个周末,北京骄阳似火。位于东四环附近的高档商城内,穿着清凉时尚的俊男靓女穿梭其中。阮琦斜倚在一个咖啡桌旁,正给围坐在身边的5位男学员做“战前理论指导”。“开场白要直接真诚,‘你好,我想认识你’,比那种上来就拐弯抹角一顿夸,让对方有安全感,省得把你当推销或骗子……”

    两小时理论学习后,学员们跟随阮琦来到一楼一处开阔区域。“人多嘈杂的地方,女孩容易急躁。”阮琦解释道。

    阮琦机敏地扫视四周,“背粉色包的女孩,气质跟你很搭。”说着,他拍了拍一个瘦高、皮肤白净的学员。那名学员没有丝毫踌躇,快步追上去,微笑着和女孩聊了起来。看到男孩掏出手机记下女孩的电话号码,阮琦满意地说:“收号了,这就行了。”

    几分钟后,阮琦示意另一个年龄30多岁、表情略显木讷的学员,“这个你去”,并耳语几句。犹豫片刻后,学员时走时停地赶上去,最后一个箭步跨到女孩面前。女孩猛地后倾,显然是受到了惊吓。“迎面上去太突然了,而且离太近,会让女孩有压迫感。”阮琦评点着。果然,这个学员悻悻而归。“比昨天有进步,刚才女孩走开时抿嘴笑了。”他适时地安慰着学员。

    培训课上,阮琦做的更多的是引导男性解读女性心理。“女人受情绪左右,男人靠欲望支配;而情绪又受环境影响,欲望则指向具体目标。比如男人约女人周末爬山,只要没有重大突发事件,男人会把这个约会作为周末必须的事情。女人却不然,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影响她去赴约,比如昨晚没睡好,和同事闹矛盾了,按她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没心情了。女人是情绪动物,所以不要纠结那个具体原因,遇到这种情况,我会答复:好的,周末愉快。但宅男们的做法正好相反,会把‘她不去了’解读为‘她拒绝我’。”

    问及阮琦何以能如此了解如海底针般的女人心,他说:“我自己接触的,加上指导学员间接接触的女性有千余人之多。有时会同时指导七八个学员给女孩回短信,就像自己在和她们谈恋爱。”

    不少人觉得,他有北京大学心理系的科班教育背景,却专教人与女孩搭讪,是不务正业。对此,阮琦说了一句特深刻的话:个体与个体最深层的社交,就体现为爱情。

    快乐在于突破,而非获得

    阮琦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兄妹三人中排行老幺。“父母关系紧张,时常争吵,很少有心思管我。”这样的家庭环境让阮琦从小就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我没太大事业心和成就欲。”

    1992年,阮琦从北大心理系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外企,单位环境压抑拘束,他毅然辞职。“闲散的生活,让我犹如一个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边缘人。”这时,阮琦开始把兴趣转移到追逐自己的本性,“男人有两大本性:竞争和性。每个男人有不同的侧重,我对性的兴趣要大于对竞争的兴趣。”面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他的这番表白倒也坦诚。

    阮琦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和女孩搭讪的情形。当时,他正在商场等人,一个高挑漂亮的女孩出现了,于是他就一直跟着她。由于距离太近,他被发现了。“那一刻,紧张、羞愧、恐惧此起彼伏,但我控制住了情绪,走过去说了句:你好。”女孩似乎并不讨厌他,阮琦乘胜追击问道:“你逛完了吗?咱们去哪儿聊聊吧。”女孩同意了。他们在咖啡厅聊了半小时,最后互留电话。

    “为什么要去和陌生女孩搭讪?”面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提问,阮琦表现得很自信。“搭讪是一种对人际关系束缚的摆脱。我们平时就生活在亲朋好友这种人际关系中,人生如同坐火车、轮船,我们被分配在一节节车厢、一个个船舱里;而搭讪,却是我们自己在驾驶汽车。搭讪带给我的快乐,在于突破,而非获得。在面对一些不太被人认可的事情时,人常常感到一种力量在阻止着自己,这就像座监狱。其实,只要说一句‘嗨’,这座监狱就土崩瓦解了。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这么不容易。”接着,他又狡黠地一笑,“对我来说,搭讪的魅力恰恰在于它在当前社会习俗下的不正常。”

    2008年,阮琦开始在豆瓣网“搭讪学小组”发表文章,讲述自己的搭讪历史,受到大量宅男宅女的热捧。

    一年后,阮琦在北京开了个搭讪培训班,现在已经拓展到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周末带着一帮兄弟约会,还能赚钱”。

    “我不是约会高手”

    阮琦曾列举自己2006年搭讪的数据:搭讪150次;要到电话81个;见面35人;发展成好朋友16人。尽管他以“魔鬼搭讪师”的名字为人所知,但他对自己评价是:“我不是约会高手,只是个教人沟通的老师。”

    1970年,美国人埃里克?韦伯出版《走向爱河:如何赢得异性的心》一书,搭讪学理论由此兴起。但在阮琦看来,他更想教会学员的是,通过搭讪,去创造一个在喜欢的人面前真实表达、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如果男孩喜欢一个女孩,但又不懂如何表达,是件特悲哀的事情。”至于结果则是听天由命。“把女孩当成一种猎物,只想着怎么去对付人家,这个心态本身就会把人引向歧途。我们谁也不应该左右别人的意志,哪怕是以爱的名义。正是这点,让我们有别于很多其他搭讪学流派。”

    搭讪学在中国社会一直颇受非议,所以,在初期为数不多的新闻报道中,阮琦刻意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照片也均以墨镜遮面。曾有电视台觉得他带人在街头搭讪这个事很刺激,就想找他录制一些这样的场景,但都被谢绝。“在大众对搭讪没有理性认识之前,如果只让他们看到这样的画面,可能会更反感,觉得这就是一群小流氓在街上追逐姑娘。除非你让我坐下来跟你聊聊搭讪这事儿,同时配合着画面,否则就是误导。”

    阮琦是学心理学的,他能很清晰地感知现代都市人的孤独与迷惘,“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我们现在所有生活最本源的问题。在传统社会中,我们的情感资源来自家庭、学校和单位,但其局限性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明显。随着各种社交网络技术的兴起,人类正进入更广泛联系的一个时代。而另一方面,商场、街道和地铁这些人多的地方却成了真正的荒漠——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没人看得见你。搭讪正是去帮助人们在真实的世界中进行沟通,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它也是一种拓展训练——在日渐冷漠的现实里寻找心灵生存。”阮琦颇为感慨地对记者说:“搭讪的动机虽是为了认识异性,但结果却往往是认识了自己。”

美国原创新闻网 爱打政治牌
谁在解读黑匣子
阮琦:搭讪的结果是认识了自己
丛林中走出的神秘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