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导演接受本刊专访

关正文:让大家都来关注我们的汉字

本刊实习记者 许莎莎 《 环球人物 》(

    在蔚蓝而苍茫的混沌中,地平线上出现了一道光辉,那是生命与人类文明之光。一片星辰粲然升起,每颗星都是一个古老的笔画。零散的笔画悬浮碰撞,飘飞游荡,不断地变化……由甲骨文至篆书,由楷书到繁体再到简体字,笔画也不停地组合、分散、再组合,形成一个又一个形态各异的汉字。最后,这万千汉字复归为一个由笔画巧妙排列形成的圆。繁可化简、简可成繁,周而复始,九九归一,汉字的魅力尽在于此。

    如果你在周五晚上黄金时段半打开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上面所写的这个画面会真实地出现在你眼前,这就是最近在社会上引发热议的央视全新文化类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片头。

    “汉字像是从宇宙大爆炸的时代就诞生了一样,你永远说不清它的年龄。它的组合千变万化,那种美是无可言喻的。文化是人类的基础和灵魂,而文化需要差异性、独特性和个性。汉字是独特的,没有任何一种其它文字可以代替;中国文化是独特的,它会绵延下去,永远不会消失。”《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如此解释道。他对汉字的看法,与他多年的文化积累密不可分。

    荒废的童年与幸运的大学

    关正文1960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满族家庭。他对自己青少年时代的文化氛围有着深刻的记忆,“我不知道现在小学生语文第一课学什么,我们那时候第一课学的是《毛主席万岁》。”在采访过程中,他一直强调,那种经历既是一种不幸,但又给了他特殊的影响。“那时候老说让小孩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说胸怀祖国可能还勉强,说放眼世界就有点不靠谱了。我们小的时候,学业谈不上,跟着大人搞运动,热闹地荒废着童年。要说这种环境对以后的经历有影响,最主要的应该是让一代人在后来的岁月中对学习如饥似渴。”

    1978年,高考恢复,18岁的他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关正文的同学大都是老大哥、老大姐级的。“他们都是从插队的农村、干活的工厂考出来的。工作多年而没有放弃阅读、放弃学习,对文科课程,他们的学习水平明显高于后来的本科生。”毕业后,关正文留校任教。

    当了几年大学老师后,他去了作家出版社。一大批重要的文学作品经过他的手被出版,其中包括阿来的《尘埃落定》、刘震云的《故乡面和花朵》以及代表80年代朦胧派新诗成绩的重要选集《今天五人诗选》。至今,这些作家仍然和他是好朋友,常常聚会。

    1996年,一群做纪录片的朋友一时兴起,拉着他拍片子,关正文就这样进入了电视领域。他从纪录片入手,后来转做演播室节目。身份也是不停转换,从文案撰写到总策划、总导演。央视的很多经典节目都和他有关,包括《幸运52》、《开心辞典》、《挑战主持人》,也包括几届春晚的总体设计。今年夏天,他带来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在这档节目里,来自全国各省市初中二年级的选手,每5个人一队,代表各自省市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汉字听写难题。不少观众在看的时候,会随着场上的考题自己听写。“这些字听着都知道,但就是写不出来。”有人在微博上留言。

    一个节目不可能拯救汉字危机

    环球人物杂志:据说当时科教频道的负责人金越要求您贡献一个新节目时,您说:“我只想做听写大会。”为什么想做这样一个节目?

    关正文:大概在6年前,我看过一个关于全美英语拼读大赛(National Spelling Bee)的纪录片。这个大赛创始于1925年,每年一届,全美的孩子都有机会参加,已经成为一个文化传承活动。它启发了我,当时我就想如果我们也有这样一个活动该多好。所以这个节目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让大家共同来关注我们的汉字,关注我们的书写能力,关注汉字之美。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好像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是因为使用键盘拼音、语音输入等现代交流工具的影响吗?

    关正文:汉字的表意特征、构建形式,要求你必须不断书写才能够巩固记忆,否则就会忘字,或者写错别字。而今天的现象是:全球这么多语言里,键盘、语音输入只对汉字的书写有影响,像英语,输入过程其实就是拼写过程。

    汉字是承载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能力的缺失,会极大地降低汉字的文化重量。有时候我也会不免悲观地想到,这种现象其实是不可逆的。不可逆的意思就是任何的文化努力,都不可能抵抗住科技的侵略,不可能抵抗住交流工具转变的大势所趋。但我们应该找到新的途径和方法,来继续我们文化的传承。

    环球人物杂志:这个节目的红火,您预料到了吗?

    关正文:最初设计这个节目时,我就认为它必然会有重要的影响力。这是一个电视人对产品的一个基本判断。现在收视率和网上的讨论热度也证明了这一点。实际上,电视节目只要是符合了一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基本感受和基本需求,它就一定会获得相应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我觉得汉字听写大会就符合了现在全民对于汉字书写、文化记忆的情感需求。无论它是去年做、今年做,还是明年做,我觉得效果都是一样的。

    当然,它之所以今年出现还是有偶然性的,因为我碰上了金越和科教频道。你知道,很多时候你个人的设想和判断是很孤独的,因为你说服不了别人。我觉得我很幸运,碰到了信我的人。

    环球人物杂志:虽然有很多人热捧,但也有一些对节目的质疑。比如有网友看过节目之后惊呼:“题目太难了!”你们的题库是怎么设置的?

    关正文:曾有人跟我们说,对中学生的考核不应该超过初中新课标大纲的2500到2800个词。但如果我们的题库不超过新课标大纲,对这些重点中学的孩子来说,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是满分。

    也有过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作为题库范围的设想,后来又扩大了。因为参赛队员里把《现代汉语词典》完整听写过3遍的不在少数。你拿出词典里任何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熟悉的。对于提升文化继承水平而言,这种赛前的准备可能是好事,会给参赛者一生都留下一个印记,但对比赛来说,我们需要保证精彩的节奏,所以提高难度是必然的。我现在都担心观众看到最后几期节目会怎么想,因为那些字真的很难。

    环球人物杂志:据您了解,参赛的孩子们,有什么比较独特的学习方法?

    关正文:我们不是一个寻找“奇葩型”选手的节目,不过得承认我们的选手的确有许多是“天才型”的孩子。有的孩子9个月就开始识字,到3岁已经能识3000字。你知道大多数孩子9个月时都还不会说话。当然,我所说的“天才”,其实也都是1%的天赋加99%的努力的结果。我们第二期的小选手李响悦喜欢《红楼梦》,看过无数遍,那里边的所有诗词曲赋她全能背,所有难字她也都一一查过,一一掌握。

    环球人物杂志:您觉得听写的形式能反映汉字文化的各个方面吗?

    关正文:很多人说我们这个节目是在拯救汉字危机。我不同意,首先汉字没有危机,危言耸听是挺浮躁的表现。即使真有危机,一个电视节目也不可能拯救。国家法规的力量、教育的力量比电视节目有用得多。

    不能说谁抢了谁的收视率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时间是周五黄金时段,正好是选秀节目扎堆的时候。对比来看,感觉选秀节目会设置更强的娱乐性、故事性,而听写大会纯粹去听写。是故意为之吗?

    关正文:我自己倒觉得《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很娱乐。你会看到此消彼长的戏剧性、紧张感,也有跟随性、互动性。比如队与队之间的冲突,一个人面对几个对手时的英雄情怀,还有观众对这个小英雄命运的担心,这些都很娱乐。娱乐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充分考虑了娱乐性,只不过这种娱乐不是大家通常使用的手法。如果不娱乐,你看得下去吗?

    至于选秀节目扎堆出现,那只能说明观众特别喜欢这一类节目,有这个需求。但最关键的是,不管数量多少,观众认可的其实还是那几个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观众认可的才是有效数量,不被认可的再多也没用。另外,观众的认同也是有时效性的,一些娱乐节目可能几年过去就不存在了。所以,观众的需求本身就有一个淘汰的作用。

    整体上说,我觉得多赢局面才有利于中国电视的发展。因为文化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不能说谁抢了谁的收视率。

    环球人物杂志:你们这个节目只是汉字听写,会不会太简单了?

    关正文:我们光是做汉字听写,有人说这太单纯了,不够娱乐。也有人说汉字还有形声、部首等很多构成方式,你做的太单一了。在我看来,这是对大众娱乐需求的误读。像我们这种规则简单明确、内容单纯的竞赛,可以方便大家观看,有利于制造悬念和形成强烈的紧张感,具有很强的收视快感。

    观众是否喜爱,是衡量电视节目创新最重要的尺子。去看收视率吧,别老纠结是不是娱乐了。这个节目未来的收视率和影响力都会比现在高得多。我们不仅仅是警示国人“提笔忘字”的严重性,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年度汉字狂欢,才是我们的目标。

    环球人物杂志:电视圈经常有种情况,某类节目火了,就会一窝蜂出现很多类似的。对此,您怎么看?

    关正文:其实中国电视的原创经历了一个过程。比如说《幸运52》就是最早的一批演播室节目。当时有3个娱乐节目,一个叫《幸运52》,一个叫《欢乐总动员》,还有一个叫《快乐大本营》。那时候做娱乐节目的,大家都没先例可循,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环球人物杂志:河南卫视最近也推出了一档《汉字英雄》,会觉得有竞争压力吗?

    关正文:没有压力。如果一定要比,我更愿意跟《中国好声音》比。我更看重几档一线节目在话题关注度、收视率上谁排在前面。现在我们在网上的话题热度已经超过《中国好声音》,在收视率上还有些差距。但到明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一定会是全国最火的节目,全国适龄孩子都有机会参加这个大会。

    环球人物杂志:您先做文学,后来又做电视。在您看来,如今电视的传播功能与文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关正文:过去,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很大。上世纪80年代,一篇文学作品引起的轰动效应,比现在电视节目大得多。更重要的是,当时人们把文学作为推进思想解放的重要途径,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在对社会进行深入思考。

    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影响社会进程的途径更加丰富。我当初从文学转到电视,其实也是受这个影响。现在,电影、电视、网络很普遍,在我看来这也是文学兴盛的一个表现。我所说的“文学”是一个“泛文学”的概念。你看,现在最好、最受追捧的电影,电视节目,博客,甚至微博,都是具有极强文学属性的。比如姜文的《让子弹飞》、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说到底,文学和传播的关系是这样:在具体形式上我们可能离文学远了,但在认识世界的方法上,我们永远离不开它。

关正文:让大家都来关注我们的汉字
美国反恐作家,预言都变成现实
安妮宝贝,一个字值25元
沈周,唐伯虎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