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朱大可批文学“空心化”

他认为,要让先发展起来的经济去哺育发育不良的文化

本刊特约记者 赵威 《 环球人物 》(

    朱大可本人通相学,据他说自己天生有个“猪鼻”。因此,他的性情与文章完全不同:文章一出,霸气天成,满是傲气与威风;性格却是猪的笨拙与朴实,与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闲聊的他便是如此。

    “我的精神摇篮是70年代”

    1956年,朱大可出生在上海。7岁时,他上了当地一所有名的小学,却不怎么被老师喜欢——成绩最好、不听管教,朱大可的这种个性让老师深感困惑。

    小学尚未毕业,“文革”到来。那是个荒诞的年代,但没妨碍朱大可自由地游戏。“我身体的摇篮是50年代,而我的精神摇篮则是70年代。在一个压抑和黑暗的时代,我们茁壮成长,并在残缺不全的阅读中找到自我。”至今,朱大可仍然记得家里那台老旧的钢琴和同学间相互秘密传阅的书籍。

    越过“文革”的苦难,朱大可刚过20岁。正是爱做梦的年龄,他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指挥家,“做音乐永久的囚徒”。而他始终没能迈进离家一步之遥的上海音乐学院。恢复高考后,数学仅得了2分的朱大可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毕业后分配到上海财经大学汉语教研室,从此开始了文学研究之路。

    1985年,朱大可受邀参加全国文艺批评新方法研讨会。会上文化名人云集,而自诩为“无名鼠辈”的他凭借《焦灼的一代和城市梦》一文一鸣惊人。不久后,朱大可又发表了论文《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谢晋的事业如日中天,朱大可却敢于指出他的缺点,认为他的电影是“以煽情为最高目标”,“是对现代反思性人格和科学理性主义的含蓄否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钟惦斐说:“除了理论的概括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他(朱大可)把电影作为文化现象,表现了对整个社会和文艺的责任感。”

    这种责任一担10年。1994年,已被认为是知名批评家的朱大可突然决定留学澳洲。在那里,他鲜有著述,但从未放弃对华语文学世界的观察。他专门跑到澳大利亚的唐人街,探访华文作家。回来后大失所望,把那些作家们称为“盲肠”。“他们只是一种可笑的修饰,在没走出唐人街的围城之前,就已经退化成了盲肠,可有可无。西方世界的墙垣对他们来说,不过是遥远的风景。”

    也许是这种失望让朱大可决定回国。2002年他回来时,诗歌没落,文学式微,朱大可放弃了自己的专长文学批评,转身研究大众文化。“这不是我辜负了文学,而是文学辜负了我的期望。”

    2004年,他执掌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让同济大学成为国内文化批评的重镇;2006年出版代表作《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今年结集出版的“朱大可守望书系”,更是将朱大可近30年来的文字进行了归纳整理。书的自跋里,朱大可说:我们正站在一个伟大的刻度之上,历史就这样垂顾了我们,令我们成为转折点的守望者。

    文学批评无法代替作家沉思和呼吸

    环球人物杂志:说到文学,有人认为当代中国文学界除了文字与故事,一片虚无,没有思想。你对此怎么看?

    朱大可:你说出了当代文学最致命的问题。作家和作品没有思想,就无法培育有思想的读者。当代诗歌和小说在技法上有所进步,却丧失了精神。对现实与历史保持批判性思想的作家已是凤毛麟角,而导致思想缺失的原因,在于信仰的缺席。我之前就说过,中国文学正在“空心化”,而“空心的文学”是没有未来的。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令人着急的是,你不能把思想和信仰硬塞给作家。文学批评只能提醒作家,而无法代替他们沉思和呼吸。

    环球人物杂志:从文学批评到文化批评,你的这种转身是基于刚才提到的令人堪忧的文学境况吗? 

    朱大可:2000年前后,中国文学已经病入膏肓,而大众文化却开始生长起来,当时的难题在于,没几个知识分子愿意面对这些“低等的文化类型”。

    环球人物杂志:“大众文化”这个概念如何理解?

    朱大可:长期以来,我们都以GDP作为衡量发展的指标,直到这几年才开始发现最要紧的其实是软实力,也就是文化。可文化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的核心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从我们的餐桌、衣食住行、阅读方式等开始。正是生活方式决定了文化的命运。

    大文化的问题跟单纯评论小说、诗歌不同,在整个需求体系中,文化是维系人的精神存在的基础。日本人嘲笑中国是个没有未来的国家,因为满大街都是洗脚城、美发店,却找不到一家像样的书店。这可以当成一种严重的警告。中国将要为软实力的滞后付出沉重的代价。唯一的自救方式,就是让先强硬起来的经济,去哺育发育不良的文化。

    环球人物杂志:在你看来,纯文学的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吗?

    朱大可:文学之所以能在唐宋时代达到高潮,就因为它曾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在李杜时代,诗歌就是口粮和日用品,不读诗的话,灵魂会挨饿而死。而在现代都市生活里,诗歌成了奢侈品,人们拒绝消费他们难以消化的东西。

    传统加现代的多元组合

    环球人物杂志:你曾说自己一直试图在“精英”、“大众”之外,用第三种视角把脉文化。通过你的第三种视角看,中国文化路在何方?

    朱大可:这也是我个人的困境。基于大众跟知识界的对立,我不得不站在更为边缘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中国文化既不能走回儒家的道路,也不必一揽子地照搬西方文化,而是要走“第三条道路”,那就是传统加现代化的多元组合。

    环球人物杂志:你曾把儒家文化命名为“点头文化”,为什么?

    朱大可:来自于传统垂直书写和阅读的方式啊。当你快速阅读时,就会出现某种古怪的“点头效应”,把它跟专制帝国时期的文化习惯加以类比,你可以视之为一个小小的文化玩笑,但它能提醒我们注意儒家文化中的不良因素。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知识分子似乎从未对这一进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批评界更是处于一种暧昧状态。你如何解读当前知识分子的这种尴尬?

    朱大可: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经济大潮的来袭,是双重挤压,它们改造了大多数知识分子。当然,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大众借助网络、微博,从知识分子手里夺回了话语权。于是,知识分子注定要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

    环球人物杂志:像微博这种短小、随意的网络书写方式流行后,也带来极端化、情绪化甚至充满污言秽语的弊端。很多人认为中国当今的批评环境有消极的一面,你怎么看?

    朱大可:我是微博坚定不移的支持者。微博的好处远远大于它的缺陷。它不仅解决了资讯的多样性难题,更是学习辨伪、寻找真相和探求真理的课堂。

    环球人物杂志:听说你下部作品的目标是中国文化史,这本书有什么特别之处?

    朱大可:我用20多年时间,对中国上古神话和先秦文化的精神源头做了一次逆向研究,下一步就是重写中国文化史。此前所有的文化史都立足于这样一个逻辑假定:中国文化是在封闭状态下原生态孕育出来的。我的目标就是矫正这种看法,让本土文化史获得一个更为开放的世界性结构。

席慕蓉:故乡会回来找你
朱大可批文学“空心化”
满维起:山水在我心中
蔡澜,真正潇洒的人
一代名相张九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