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第40集团军 打速度战的“旋风部队”

前军长用兵神速,有“铁脚师长”的美誉

于兴卫 《 环球人物 》(

    第40集团军隶属于沈阳军区,军部驻地为辽宁省锦州市。

    这支部队是在解放战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一支劲旅,前身是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部队。这两支部队几经变迁,后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1948年改编为40军。在40军的诞生和成长过程中,有几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是首任军长韩先楚和首任政委罗舜初,以及第二任军长温玉成。

    3纵的两大支柱

    韩先楚1913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225团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参加了长征。在长征路上,韩先楚多次担负冲锋突击、破阵歼敌、夺关开路、堵截追兵的任务,几次率部在危急情况下掩护军主力和军领导脱离险境。其中,1934年在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地区突破国民党“围剿”的独树镇战斗,让他一战成名。当时,红25军在独树镇遭到敌军突袭,形势十分危急。作为红25军225团团长的韩先楚带领部队奋不顾身冲上前去,与敌军展开白刃战。经过一番恶战,红25军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时任红25军政委的吴焕先后来赞扬韩先楚:“唯楚有材,先楚为例!”

    此后,韩先楚先后任第78师师长、八路军第115师689团长、冀鲁豫军区新三旅旅长兼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逐渐成长为八路军著名将领和独当一面的人物。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韩先楚奉命率领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一大队到达东北,参加创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1946年10月,韩先楚参与指挥了辽宁新开岭战役,指挥部队全歼国民党号称“千里驹”的第25师,在东北战场上首次创下一次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一个精锐师的骄人战绩,先后得到中央军委、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辽东军区的嘉奖。

    1947年9月,韩先楚出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司令员,开始与已经任3纵政委的罗舜初并肩战斗。罗舜初1914年12月生于福建省上杭县溪口乡大洋坝村,17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年仅19岁的罗舜初从红军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任作战参谋。长征途中,罗舜初留在了四方面军,同张国焘的分裂行径作抗争,险些被敌人杀害。

    1938年5月,罗舜初调任八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后随徐向前到山东抗日根据地组建八路军第1纵队,任参谋处长。1942年8月任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率部与日伪军作战,收复了鲁中大部分地区。1946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成立,罗舜初被任命为政委,3月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6年11月吉林东南边境的临江战役期间,罗舜初及时掌握敌人动态,知己知彼,得心应手地制订作战方案,成功击退了国民党军对临江的四次进攻,彻底粉碎了杜聿明的“先南后北,南攻北守”战略,奠定了东北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在总结会上,陈云当众夸奖:“罗舜初同志是个好参谋长!”

    临江战役结束约半年之后,罗舜初回到3纵任政委,不久之后,韩先楚调任3纵司令员。两人通力合作,率领3纵先后参加了辽阳、本溪地区作战,以及四平保卫战、四保临江战役等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歼敌3.7万余人,因为长于神速奔袭,3纵赢得了“旋风部队”的美誉。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打响。3纵攻势凶猛,攻锦州、克义县、战辽西,歼敌3.9万余人,生擒国民党军第9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一举端掉廖耀湘的兵团指挥所和3个军部,使10万敌军群龙无首。辽沈战役接近尾声时,罗舜初被敌机炸成重伤,失去知觉,经抢救才苏醒过来。沈阳解放后,组织上送他到沈阳治伤。不久,中央军委电令东北野战军提早入关,罗舜初伤势尚未痊愈,却对来探望的战友说:“请回去告诉部队领导,我很快就回去,一定要进关去,走不动,爬也要爬进去!”后来,东北野战军总政委罗荣桓在干部会上号召全体干部向罗舜初学习。

    1948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3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韩先楚任首任军长,罗舜初任首任政委。1950年3月至5月初,40军参加海南岛登陆战役,韩先楚亲自率领部队,突破国民党以陆、海、空军以及地方武装组成的海南立体防御体系,创造了帆船渡海作战的壮举,一举解放了海南岛。谈及此战,罗荣桓曾向陈云说:“海南战役不大好打,但我们打得很好……在战役指挥上,韩先楚同志起了主导作用。”

    1950年夏,抗美援朝战争前夕,韩先楚调任陆军第13兵团副司令员,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后历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兰州军区司令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6年在北京病逝。

    新中国成立后,罗舜初因病在长沙休息治疗,离开了40军。后历任海军参谋长、海军第二副司令员、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组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1年在沈阳病逝。

    温玉成,“志愿军十大虎将”之一

    1950年10月,温玉成成为40军军长,当月19日,他带领40军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入朝作战。

    温玉成1915年10月出生,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温玉成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区队长、新四军第6师18旅旅长兼政委、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抗战胜利后,温玉成奉命赴东北,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独立2师师长。1946年5月,温玉成指挥仅有3000余人的独立2师,初次在吉林盘石参战,便歼敌一个加强营。之后,敌守备海龙城的第21师撤往吉林,温玉成闻讯后,率部悄悄尾随,并在双阳县集昌镇趁其不备突然发起猛攻,歼敌大部,并将残敌追至双沟镇,逼其全部缴械。独立2师第一次参战,就捕捉战机歼灭敌人一个师,因其用兵神速,温玉成被人们誉为“铁脚师长”。

    调任40军军长后,温玉成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五次战役,阵地反击作战,以及粉碎“联合国军”登陆计划的西海岸反登陆作战准备,在40军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第一次战役中,40军连续战斗12昼夜,共歼灭美韩军5600余人,缴获火炮235门、汽车477辆。在第二次战役中,40军紧靠38军和39军,击退美2师第9团和24团一部,毙伤俘敌1400余人,缴获汽车303辆、坦克5辆、各种火炮67门。在第三次战役中,40军和朝鲜人民军第1军团一道收复了平壤,而后又截歼逃敌,并收复了镇南浦、铁原、新溪等重要城镇。在第四次战役中,该军在春川以南、金化以北地区顽强抗击了敌军3个师加一个旅的进攻,其中第120师360团1连副班长曹庆功、358团3连班长王学凤和副班长刘维汉等在子弹打光后与敌同归于尽,均被追记一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40军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程,在3年作战中,总计毙伤俘敌43300余名,自身伤亡2万余人。

    作为军长,温玉成在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的1953年7月才奉调回国,被人们称为“全程参战的军长”,也因此荣膺“中国人民志愿军十大虎将”的美誉。1953年底,温玉成离开40军,后历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总参谋部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9年在南京逝世。

    回国后,40军长期驻守辽宁锦州。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该军某师紧急开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其某部1连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连”荣誉称号。1985年,40军改编为陆军第40集团军。1998年后,40集团军全军旅团化。两个步兵师改编为摩步旅,一个坦克师改编为装甲旅。

18个集团军 名将与战功
第16集团军,长白山下的“猛虎”
第39集团军,保持完整的“红军军”
第40集团军 打速度战的“旋风部队”
第27集团军,“攻击型的王牌军”
第38集团军,护卫北京的“万岁军”
第65集团军,“英雄儿女”的传人
第21集团军,走出总长房峰辉
第47集团军,“湘西剿匪”留美名
第20集团军,火种来自芦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