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挂着闲职,自娱自乐

白居易,“隐居”在官场

陈才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室) 《 环球人物 》(

    唐代诗人生前就享盛名的,没有人能超过白居易。这与他的早慧、出道较早,深受前辈提携有关系;与他自己精励刻苦,善于团结同道,作品又高产有关系;与他年寿长、文学活动持续的时间长,并且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作品整理后分藏多处有关系;更与他追求通俗平易的风格,引领后学形成诗派有关系。有人说他是“广大教化主”,可谓恰如其分。

    六七个月能认字

    许多中国古代文人都早熟,不是生理上的,而是文思上。骆宾王7岁能赋诗,杜甫7岁咏凤凰,夏完淳5岁读经史,黄景仁7岁写文章,但在识字方面,好像还没有人打破白居易的纪录。

    772年,也就是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这一天,白居易诞生在河南新郑东郭宅的一户小官僚家里。白居易的祖父白锽(音同“黄”)是有名的文人。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是白锽的长子,先后做过彭城县令、徐州别驾、襄州别驾等。白季庚41岁时结婚,夫人陈氏当时只有15岁,但善良贤惠,颇有见识。两年后,白居易出生。

    白居易兄弟4人,他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哥哥叫白幼文,曾任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一个弟弟叫白行简,官至主客郎中,是文学史上有名的诗人;小弟叫白幼美,9岁夭折。白居易出生时家境微寒,家人大概是感慨立足社会的艰辛,为他取名居易。

    这个叫居易的孩子从小就与众不同。六七个月大的时候,他的乳母有一次闲下来,指着“之”、“无”两个字,读给他听,白居易尽管还不会说话,却似乎记住了。之后,无论是谁让他指认这两个字,他都能明辨无误,百试不爽。《新唐书?白居易传》曾记载此事。后来,还出现了一个以此为典故的成语,称稍认得几个字、读过几天书的人为“略识之无”。

    家庭的熏陶对白居易后来成为一位大诗人起到重要作用。他的祖父白锽沉厚和易,寡言少语,但在是非面前,却毫不含糊,而且善写诗文,尤其擅长五言诗,在文学方面很有成就。他的父亲白季庚为人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常常以忠贞报国为念。他的外祖父陈润,做过鄜城尉,也善写诗。白居易的父祖辈大都明经出身,官阶不高,这就为白居易的成长创造了两个条件:一个是书香门第,熟知儒家典籍;一个是比较接近社会下层。

    白居易3岁的时候,母亲开始手把手地教他写字。五六岁时,他已开始学作诗,八九岁懂得诗词声韵,堪称神童。白居易后来回忆说,母亲对他兄弟几人的学业要求很严,但态度和蔼。

    无名后生拜见一代名家

    十五六岁时,白居易立下大志,要靠学问开出一条仕途。他去长安游历,看到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楼阁殿堂,星罗棋布;房舍屋宇,鳞次栉比;各色人等,往来不息。坊市里,丝绸、锦缎,还有西域来的葡萄、夜光杯之类的稀奇货,琳琅满目。

    白居易没有心境来欣赏这流光溢彩的繁华帝都。稍事休息,就带着诗文,去拜谒当时的文坛大腕顾况。顾况是宰相李泌的挚友,在朝廷担任著作郎,负责编纂国史和起草重要文件,无论在朝在野,都颇有声望,来访和求见的人极多,常常门庭若市。不过,这位名士高傲得很,尽管拜访他的人极多,能得到赞誉的却很少。

    白居易拜见他,一方面是想得到这位前辈诗人的指教,另一方面也期望得到名家的赏识。起初,顾况对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很不以为意,见他姓名中有“居易”二字,便调侃说:“长安米贵,居住不易呀!” 但等他打开这位少年的诗卷,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前两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赞赏,随即改口说:“有才如此,居亦容易!”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逸话,未必凿然属实,但此诗在当时即为人们传诵,却可以想见。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送别诗,同时也是一曲野草颂,更是一曲生命颂。蕴含深刻,刻画生动,自然流畅,意境浑然天成,字字含情,句句有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为千古绝唱。

    “白居不易”的故事,增添了此诗的传播力——无名后生拜见一代名家,诗文一得其赞许,立即扬名长安。比起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来,更重要的是它们反映出唐代的社会现状:无家世背景可托庇的晚辈对前辈提携的期待。

    将赏识白居易的人设定为顾况,大概是源于顾况“性诙谐”的记载,当时,顾况恐怕是最适合拿白居易名字开玩笑的人物吧?而为顾况所惊异叹服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后来历代笔记和诗话屡屡言及,可知确是出色的艺术表现。这也是后世不计较此事是否属实而广为流传的原因。

    人生中的转折点

    29岁时,白居易如愿考上进士,3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始了不畏权贵、直言上书的仕途。815年,44岁的白居易正好在官场走过10年。他当过翰林院学士,因领导诗歌革新运动也独步于文坛。然而政治的变幻莫测最终是谁也无法预料的。

    这一年,两河藩镇联合叛唐,暗杀了当时力主讨伐藩镇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第一个做出反应,上疏请求限期严缉凶手。不料,当朝宰相韦贯之等却因此嫌恶他“越职言事”。一些素来对白居易没有好感的人,又趁机诬告说,白居易的母亲是因为看花坠井而死,他还有心思作什么《赏花》诗、《新井》诗,着实有伤孝道。于是,当年8月,白居易被贬为江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刺史。接着,有人雪上加霜——中书舍人王涯落井下石,说白居易不宜任地方长官,于是追贬为江州司马。

    这次打击很沉重,白居易一下子就刻骨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悲苦。第二年深秋,一个傍晚,一帆客船停在浔阳江岸,船篷里透出灯光,微弱而惨淡。寒蝉凄切,渔舟唱晚,岸边的枫树上红叶绚烂,与水中芦荻一起,点缀着秋色,映衬着离帆。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送客来到江边。主客登船饮酒,酒过三巡,珍重的话恰好说完,但离别的悲叹似乎还压在心间。推窗望去,水波微澜,寒江茫茫,一轮明月浸在江间。忽然,从水上传来动人的琵琶声,白居易和他的朋友都听得入迷了。顺着声音找去,原来是一位独守空船的妇人,在用琵琶排遣自己的寂寞和哀愁。于是,他们移船相近,邀请她过来相见,并且拨亮灯火,重新安排了酒宴。这妇人带几分羞怯,推辞着,迁延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于是,便有了“一曲琵琶说到今”的《琵琶行》。

    诗人通过亲身见闻,写出一个女子的命运沦落,并由此影射自己的流寓现状,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慨。因为有切身体验,所以感情真诚深挚;因为在流寓之地,所以诗情哀婉苍凉。《琵琶行》一出,不仅风靡宫廷里巷,而且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衰,显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江边上的琵琶亭,也随着《琵琶行》应运而生,引发后代骚人墨客的追怀与遐思。

    据笔者统计,仅1910年至2000年,就有232篇评论和研究《琵琶行》的文章,可谓白诗乃至唐诗的一大热点。毛泽东1959年在庐山时,曾书写《琵琶行》全文。在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时,还曾于《琵琶行》旁批道:“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其然岂其然乎?” 

    流寓江州是白居易的人生拐点。从此,他由“兼济天下”,迅速而全面地转为“独善其身”,决心做到“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但白居易并不打算辞官归隐,而是选择了一条“吏隐”的道路,一边挂着闲职,一边在庐山盖起草堂,与僧朋道侣交游,以求知足保和,与世无争。写作上与之相适应,描写闲静恬淡境界、抒发个人情感的闲适诗和感伤诗,便开始多起来。

    白居易诗中,还有一首早年所做的《长恨歌》,与 《琵琶行》 堪称双璧。与 《琵琶行》写现实题材有所不同,《长恨歌》是历史题材。其描绘的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哀婉动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堪称绝唱。即使没有其他作品,单凭这两首诗,白居易就足以不朽。

    让险滩变通途

    相对于《琵琶行》诞生地——九江琵琶亭今日的寂寞和萧瑟,白居易的终老之地——洛阳白园,现在可算得上是喧嚣了。因为对面就是龙门石窟,那可是世界级文化遗产。

    洛阳在唐代是仅次于长安的重要都市,曾被命名为“神都”,唐朝在这里特设一套与中央相似的行政机构,安置了大批高级别官员,偶尔在这里举行科举考试,最高级的殿试也曾在这里举行,有时皇帝驻跸于此。

    白居易是829年定居洛阳的,此前,他已经归京任官,但因朝中朋党倾轧,自请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从829年到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待了整整17年。履道池台是白居易晚年居住、活动的主要场所,这里既有群体的雅集聚会,也有诗人与一二好友的促膝对酌,又有独自泛舟、独钓小滩、自斟自饮、修道习禅、静观独赏等活动。从白居易的诗中,可以看到在履道池台中,一位行住坐卧自由随性,身心神貌自在安适的老年诗人形象。

    白居易晚年偏爱香山寺的清幽,自称香山居士。他拿出俸钱,命人按《阿弥陀》、《无量寿》二经,画西方世界一部,高9尺,宽3尺,阿弥陀尊佛坐中央,观音、势至二大士侍左右。天人瞻仰,眷属围绕,水树花鸟,七宝严饰。又出资为香山寺新修经堂,“藏进新旧大小乘经律论集,凡5270卷”。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加,白居易“吏隐”的思想越来越浓厚了。

    居洛的这些年里,他不断听到朝中动乱:如835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甘露之变”,宰相李训等预谋要杀掉宦官,结果反为宦官所杀,株连2000多人,“腥风吹紫禁,血雨洗丹墀”。弄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个个胆寒!又如840年,文宗李昂死后,武宗李炎即位,掀起一场争权夺利的险风恶浪……对于这一切,白居易很少过问。他虽时时想到民间疾苦,但对于加官晋爵,早已失去兴趣,一心只想清静。

    对于诗歌,他依旧魂牵梦绕。即使卧病在床,也没有放下诗笔。842年,白居易71岁,以刑部尚书的名义告老还乡,结束了39年的官宦生涯。他说:“人言世事何时了,我是人间事了人。”告老之后,白居易更是常到香山寺居住,在家里初一到十五不吃肉,有时甚至一个月不食荤。他自己有诗道:“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中宵入定跏跌坐,女唤妻呼都不应”,简直成了不穿袈裟的和尚。

    白居易常常穿着白衣裳,扶着长手杖,徘徊于山间,休憩于寺中。“可怜终老地,此是我莵(音同‘兔’)裘!”表明了他终老于此的决心。

    有年冬天,几个江南人到洛阳游玩,正值霰雪微下,当地人领着他们在伊水边闲逛,忽见一条篷船沿着河溯流而下,船头覆着青幕,中间有一个白衣人,对坐着的是一位僧人。船尾支着一个小灶,安着一个铜锅,炊烟袅袅,一个小书童烹着鱼,煮着茶,静静地待在一边。远远地,似乎还能听到舟中人谈说吟笑。几个江南人不禁叹其高逸,想打听是何人,当地人说,这是白居易与好友佛光,正在往香山精舍而去。

    不过,如果有人以为白居易年事既高,万事颓废,那就错了。当时,在洛阳龙门有一段河滩,礁石连绵,人称八节滩、九峭石,来往船筏,常在这里遇险。船工经过这里,总是提心吊胆。为求平安,他们不得不赤足裸腿,下水推挽。寒冬腊月,也是如此。白居易看到此种情况,决定开凿险滩,疏通航道,有生之年做点实事。但他之前的积蓄已全部捐出,为香山寺建了经堂,便拄着竹杖四处游说。最后,终于得到几位僧友的资助。844年,龙门八节险滩得以疏通,“竹篙桂楫飞如箭,百筏千艘鱼贯来”。

    诗人生前想着人民,人民自然念着诗人。846年8月14日,75岁的白居易去世,一代诗星陨落。遵其遗嘱,家人将他葬在洛阳龙门香山寺北侧琵琶峰顶。诗人李商隐撰写墓志;河南太守卢贞刻下《醉吟先生传》,立在墓侧;甚至于次年即位的唐宣宗李忱,也写诗悼念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最常去白墓前祭奠的,还是洛阳百姓。他们把醇芳的美酒洒在坟前,以致墓前常成泥泞,那缕芬芳的酒香,至今似乎仍飘散在空中。

王涛:艺术市场在“强奸”画家
金基德,一边流泪一边拍片
白居易,“隐居”在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