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戒烟药之父给中国烟民忠告

本刊记者 邢 婷 《 环球人物 》(

    20世纪,烟草共夺去了近1亿人的生命。目前,每年仍有约54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如果不加控制,烟草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数21世纪预计将达到10亿。 

    ──摘自《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 

    

    了解柯卓生其人其事,记者是从“烟草控制”这个词开始的。今年49岁的他曾用十几年时间和烟瘾顽强抗争;成功戒烟后,他开始专注于戒烟研究,成为全球最知名的戒烟药物专家;目前,经他研制的戒烟药已使全球上千万吸烟者受益。 

    2008年12月2日,这位被誉为“戒烟药之父”的美国科学家开始了他的首次中国之行。下飞机不到7小时,柯卓生就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告诉大家,你完全可以控制手中的香烟,而不是由香烟控制你。”一身深色西服、身材高大的柯卓生坦率地说。 

    中国控烟现状仍然严峻 

    “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烟民大概有3.5亿,占世界烟民总数的三分之一。中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和吸烟有关的各种疾病。”谈到这,柯卓生的语气格外严肃。 

    在柯卓生看来,除了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压力增大导致年轻烟民的增多,是中国烟民总数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发展令人兴奋,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严峻的控烟局势提醒我们,目前所做的努力远远不够。”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柯卓生辗转北京、广州、上海参观演讲。 12月9日,他来到了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北京大学医学部。当记者赶到时,能容纳200人的报告厅已是座无虚席。 

    柯卓生介绍,“在中国,至少有5亿人沦为二手烟的受害者。肺癌的死亡率已经在各类癌症中高居首位。”柯卓生认真地说。忽然,他话锋一转,问:“你们中有没有人吸烟?”台下没有一人举手。“真是不可思议!要知道我可曾经是个不折不扣的烟鬼。”台下一片笑声。 

    柯卓生严肃而不失幽默。每当翻译将一段话译完,不懂中文的他总会配合地说上一句:“我完全同意你说的一切。” 

    戒烟,从储蓄罐开始 

    柯卓生毫不隐讳地向记者讲述了他从一个少年烟民到痛苦的戒烟者,再到戒烟药物研究者的历程。 

    1959年,柯卓生出生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典型的烟民家庭。从幼年起,他就认为“抽烟是自然而然的事”。16岁那年,他按捺不住好奇心,偷偷吸了一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8岁高中毕业,柯卓生考入哈佛大学化学系。这时,他的吸烟纪录已是每天一包。过量吸烟使他在踢足球、跑步、骑车时常感到呼吸不畅。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戒烟。几年中,他尝试了催眠、用烟草替代品等方法,但始终不见效果。 

    1984年12月的一天,已经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的柯卓生正在为他的第一次专业演讲做准备。工作了几个小时后,柯卓生低头发现,为了缓解紧张的心情,自己一着急就点一支烟,不知不觉中居然同时点燃了5支香烟。“难道我必须靠香烟来控制情绪?”对香烟的依赖让他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挫折感,严重伤害了自尊心。“必须到此为止了!”他对自己说。 

    从此,柯卓生开始走上了坚决、彻底的戒烟之路。头几天非常糟糕,他心情烦躁,做什么都没心思。要不停地冲澡、散步转移注意力,还要避免去有人抽烟的场合。有一天,柯卓生不经意地想出一个主意:他准备了一个空罐子,每晚临睡前把省下的2.5美元烟钱放入其中。100多天过去了,当攒到300美元时,柯卓生发现自己再也不想碰烟了。他用这笔钱买了一个电子仪器奖励自己。 

    原来你就是那个家伙 

    1994年,柯卓生开始研究戒烟药。“这个过程很艰苦,但研究就像戒烟一样,不能浅尝辄止。”1997年,柯卓生发现了戒烟药主要成分伐尼克兰。2007年,伐尼克兰赢得Prix Galien 最佳药物奖(该奖项被视为医药界的诺贝尔奖)。 

    柯卓生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在来中国前赶往机场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得知柯卓生的身份后,兴奋地大叫:“原来你就是那个家伙!”这位司机的朋友正是服用了他研发的戒烟药之后,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说起这件事,柯卓生开心地像个得到奖励的孩子。 

    采访结束时,柯卓生特别委托本刊记者转达他对中国烟民的赠言——“亲爱的中国朋友:我也曾是吸烟大军中的一员,我们彼此非常相像。戒烟确实很难,但相信你一定能戒掉!” 

    他还建议戒烟者从一个储蓄罐开始——把每天的烟钱存起来,等攒到一定数目好好犒赏自己。“这个小动作可以让你每天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感。当然,欢迎大家用攒的钱来美国旅游。”柯卓生笑道。

“父亲和我都渴望亲情”
戒烟药之父给中国烟民忠告
巴西首富身后冒出100个私生子
加拿大女孩嫁给中国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