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体小厂到国内家电第一厂家,海尔主要是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会;从中国名牌到世界名牌,张瑞敏决心大刀阔斧“再造海尔”
本刊记者 谢 湘 发自青岛
张瑞敏,共和国的同龄人。海尔,改革开放30年中成长起来的民族企业。张瑞敏和海尔的过去与未来,某种意义上也折射出中国当代企业家和民族企业的发展与命运。
在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中国企业出口受挫,民族品牌屡遭并购的背景下,久未在媒体露面的张瑞敏接受了本刊独家专访。他说:全球化战略的道路崎岖坎坷,但却是中国民族企业的唯一出路。
永远“自以为非”
1984年,海尔是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2007年,海尔全球营业额达到1180亿元,连续6年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这个奇迹的背后,隐含着怎样的成功秘诀?张瑞敏说,其实既简单又艰难——就是永远能够自我否定,越成功就越要“自以为非”,而不是“自以为是”。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家电市场异常红火,海尔跻身全国首届十大驰名商标,一张海尔冰箱票在厂门口被卖到1000多元。张瑞敏却冷静地提出:“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要想常胜不衰,只有学‘不死鸟’,自我革新,再赢一次。” 于是,在光卖冰箱就能挣大钱的时候,海尔率先打破单一产品模式,进军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市场;在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很多人看来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海尔又提出打造世界名牌,率先启动全球化战略,把工厂办到了美国。
这么多年,张瑞敏养成了习惯,越是在海尔发展非常顺利的时候,越是别人都说海尔已经很好了的时候,他就越在思考,下一步的挑战在哪里?下一步的困难在什么地方?他相信,市场和体育赛场一样,所有的第一名都是被自己打败的。
在大家都感觉良好的时候,还要“自以为非”,挑毛病找困难,张瑞敏也时常感到很困惑。“你可能找不准下一步的方向,你会受到很多的质疑。特别是理想中的正确结果还没有出现之前,你要承受很多压力,这个努力的过程很痛苦。”
要么成为世界名牌,要么死掉
2000年3月,海尔美国电冰箱工厂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开姆顿市正式投入生产。建厂后3年内,海尔在美国的年销售额增长了8倍,达到2.5亿美元。2007年,海尔美国的销售额达到6.5亿美元。截至2006年底,海尔是美国市场最大的小冰箱、公寓冰箱和酒柜厂商,分别占据美国50%、20%和60%的市场份额,也是美国第三大空调厂商,占据20%的市场份额。
2005年底,海尔正式启动全球化品牌战略,引来不少质疑和非议。有人怀疑海尔是否具备了走向世界的实力,还不如在国内发展,或者到农村去;有人提出国际化应该通过并购等成本更低的方式实现。张瑞敏却坚定地说,打造世界名牌是海尔没有选择的选择。在全球化市场中,企业只有两类:食肉的和食草的,后者迟早要被前者吞掉。可口可乐的老板来中国考察市场,就对身边人提出:“为什么不让门口卖茶叶蛋的老太太,也卖可口可乐?”跨国企业的触角已然伸向全球每个角落。从美国到欧洲到亚洲,从城市到郊区到农村,无论在哪里,海尔都会遇到惠尔普、西门子、菲利浦这样的跨国企业,竞争无从躲避。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成为世界名牌,要么死路一条。
在利润薄如刀刃的全球家电市场,面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发展历史的国际级竞争对手,后来居上又谈何容易?张瑞敏曾在美国的商场里与客户沟通。“喜欢海尔的产品吗?”“还不错。”“认可吗?”“认可。”“会买吗?”“不会。”“为什么?”“因为GE啊、惠尔普啊这些牌子,从我奶奶辈就开始用了,为什么要相信海尔?”这就是海尔面对的困境。打造品牌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千方百计赢得客户的心。在美国,海尔从接受新事物相对较快的学生冰箱市场切入,目前占有率已达50%,居第一位。
今天的海尔,全球销售网络遍布160多个国家,拥有61个贸易公司、8个设计研发中心、29个制造工厂和16个工业园。当国内很多企业因为出口放缓而备受压力甚至濒临倒闭时,海尔在美国的工厂,已经在为当地市场生产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弥补了出口减少的损失。
打造世界名牌的路还很长,但理想从来都很坚定。张瑞敏这样描述海尔的世界名牌战略:“有一天,当你无论走到全世界哪个地方,人们都会说:海尔,我知道,这是一个著名的品牌。这就够了。”
脱胎换骨“再造海尔”
与世界一流的企业竞争,需要打造世界一流的企业。在张瑞敏看来,海尔过去的成功,不是因为企业本身很优秀,而是因为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会。现在要走向全球市场了,就必须从企业自身入手,对流程、组织和人才管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再造”一个海尔。全面重塑,脱胎换骨!
谈及“再造”以来的进展,张瑞敏并不讳言困难重重。最大的难点在于改变人的观念。过去海尔高速发展,有很多成功案例,甚至被国外商学院当成教学案例。很多人都认为,海尔只要按照过去成功的办法做下去就行了,让人们放弃过去被证明是成功的做法,并非易事。张瑞敏亲自为集团的高层进行战略理念上的培训辅导,集团整体也进行自上而下的逐级辅导。
在吸收日本和欧美企业管理精髓的基础上,海尔推行“人单合一”的全新管理模式。单,狭义上是定单;广义上是目标。即企业为每个员工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使其在这个空间里有创新的价值;每个人和自己的工作目标,都能一一对应结合;每个人变成一个小的经营体,既相对独立又目标明确。为数万人的企业建立这样精细的管理流程,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
流程再造、组织再造、人的再造,张瑞敏把自己定位成“造钟师”。他要把海尔打造成一部精密的机器,依靠一套有效的机制,使企业能够有序有效地运转,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策。他不希望再做“报时人”,靠少数人的感觉,带领企业抓住机遇。他很欣赏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话:“真正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因为一切已经有条不紊。
从小池塘游向大海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张瑞敏身上有种特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文革”前在中学接受的爱国教育和忠诚教育,对于一个少年来讲,一生影响都很大。“文革”中在社会最基层的经历,曾使他很困惑,也给他很多思考。那段“从下往上看”的经历,时时告诫着今天的张瑞敏,不要去做那些从前自己被管理时,认为很荒唐可笑的事。
改革开放30年,给张瑞敏和许多中国企业家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他说:“没有改革开放这个温度,再好的鸡蛋也孵不出小鸡儿来。”但今后的30年,将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做得好,就把前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发扬光大;做不成,就会前功尽弃,重归于零。”对过去,张瑞敏心怀感激,但过去的都已经过去,未来任重道远。
10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撰文报道《中国海尔的威力》,高度肯定海尔成绩的同时,评价她仍是“小池塘中的大鱼。”这句评价一直记在张瑞敏心里。他深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不可能再有安享小池塘美景的幸福时光,要么游向大海,要么被淹没、被吃掉。
张瑞敏和海尔,早就确立了海一样宏伟的目标,所以,能够敞开海一样宽阔的胸怀。这胸怀,包容了从小池塘游向大海所经历的痛苦和艰难;这胸怀,承载着有朝一日领略大海无限风光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