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篇很精彩的文章,叫做《混蛋的力量》。现摘录几段,以飨读者:
公元前607年,楚国和宋国要决一雌雄。宋国大将华元统帅着部队,车辚辚马萧萧,开赴战场。
两军约定明日大战。华将军想,今天干什么?对,给士兵们改善伙食。吃什么呢?他一拍桌子,吃羊肉。
宋军的晚餐一人一大碗羊肉,吃得满嘴流油,红光满面。
华元边饮酒边啃羊腿,好不快活。整个军营中,只有华元的车夫羊斟没吃上羊肉,拿个空碗流口水。
现在给首长当司机,走到哪都是准领导,很牛气。可那时,领导司机身份低下。华元命令,羊斟的羊肉免了。
羊斟馋得慌,去找华元:“将军,大家都有羊肉,怎么没我的?”华元说:“你一个车夫,凭什么吃羊肉?”羊斟说:“都有啊,你就下命令也给我一份吧!”华元一个劲摇头。羊斟不死心:“不给羊肉,就把煮熟的羊头给一个啃啃吧!”华元大怒:“羊毛也没有!”
第二天,宋、楚两军摆开阵势。宋军的战鼓格外响亮,士气格外高昂。华元很高兴,坐着战车来到军前振臂一呼:“士兵们,准备好了吗?”宋军齐声喊:“准备好了!”
华元还想慷慨激昂一番,可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马车向楚军跑去。他提醒羊斟:“我还没喊冲锋呢!”羊斟不应,只管鞭马向前。“停下!”羊斟仍不理会。宋军没有命令,都不敢动,呆呆地傻看。楚军也傻了,不知宋军玩的什么把戏。
直到羊斟驾着战车驰到楚军阵前,楚军才醒悟过来,敢情送来个俘虏!大家一拥而上,把华元一索子捆了。羊斟笑笑,对华元道:“战前分羊肉,是你作主;今天打仗,是我作主。”宋军见主帅被俘,刀枪一扔,跑。
作者余显斌先生认为,这件事里面有两个混蛋:一个华元,一个羊斟。华元混蛋,在于这家伙把官位上的三六九等挪用到战场上。羊斟混蛋,在于这家伙竟然把个人私仇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两个混蛋搅和在一起,玩了一场闹剧,也是悲剧,导致宋国大败,在列国纷争中更加弱小不堪。
对此,笔者有点另外的看法——羊斟混不混值得商榷。
“食色,性也”,羊斟想吃羊肉,是人之本能的自然流露。军营中其他人都吃,就他没有,显然不合理。作为不可或缺的“军中一员”,他退而求其次,希望啃个羊头,也可以理解,并不是“混”。
羊斟把华元送给楚军作俘虏,同样情有可原,甚至有他的深层考虑。你想呀,一个等级观念非常严重,自己啃羊腿,不给车夫“一根羊毛”的官员,如果治理国家,“车夫”们能过上好日子么?国家能有公平正义么?而皇上却信任这样的官员,对他委以重任,这样的国家值得爱吗?
“春秋无义战”,争权夺利者驱赶着无辜的士兵杀来杀去,血流成河,生灵涂炭。羊斟把华元送给楚军作俘虏,避免了一场人类的自相残杀。从此角度看,他不但不“混”,而且善莫大焉。
退一步讲,就算羊斟是个混蛋,那也是小混蛋,是被华元那个大混蛋逼出来的。华元之混在先,羊斟之混在后,前有车后有辙,华元不混羊斟也不会混。华元发混以后,羊斟以牙还牙,以混蛋之道治混蛋之身,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换上马斟、狗斟,可能也会这么干。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人多了,就有“好蛋”、“混蛋”之分,但要区分开不大容易。根据“混蛋规律”,大致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羊斟之类的混蛋并不多,危害也有限。而华元那样的混蛋总是以好蛋自居,具有较大的迷惑性,危害也挺大,既扭曲公平正义,又危及江山社稷。
还有一条,华元也是“被混蛋”。换一个民主的、依法办事的环境,华元可能是功勋卓著的好将军,决不会当俘虏。因为,一旦羊肉由制度分配或是民主分配,而不是个人说了算,华元之混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此角度看,华元也是封建专制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