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5年03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巷烧饼铺(百味)

■谢明军 《中国能源报》(2025年03月17日 第 20 版)

  在南京水西门附近的巷子里,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每天清晨都会飘出阵阵酥香,那是周大爷的老烧饼铺。这里卖的烧饼,外酥内软,香气四溢,是许多市民心中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

  烧饼铺的老板周大爷已过古稀之年,身材瘦削、头发灰白,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但一双手却依然灵活有力。每天早上,他准时开始忙活,揉面、醒面、调馅,一切都做得有条不紊。他总爱说:“做烧饼啊,得有耐心,火候不能急,心也不能急。”

  烧饼铺不大,却干净整洁。墙上贴着几张老照片,有周大爷年轻时的样子,也有店铺刚开业时的场景。每天一大早,这里就会热闹起来,门口排队的人络绎不绝,有附近的上班族、赶路的学生,也有慕名而来的游客。

  “两个鸭油烧饼,老板!”一位身穿蓝领制服的年轻人挤到前面,声音带着几分急切。周大爷麻利地拿起刚出炉的烧饼,放进纸袋递给他。鸭油烧饼外皮金黄,刷了薄薄一层鸭油,烤得酥脆香甜。年轻人接过烧饼,转身之际就咬了一大口,还不忘由衷点赞:“真香啊!”

  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女学生跑到摊前:“我们要三个咸菜夹烧饼。”周大爷笑着应声,很快用勺子把咸菜夹进烧饼里递给她们。咸菜是他自己腌制的,脆口鲜美、咸香适中,与烧饼搭配得恰到好处。

  周大爷的烧饼种类繁多,最有名的还属鸭油烧饼,每一个都刷上特制的鸭油,再撒上一层白芝麻,放进火炉里慢慢烘烤,出炉时香气扑鼻,馅料还会渗透到饼皮里。还有夹五香牛肉的烧饼、腌制咸菜的烧饼、甜口的糖烧饼,无论是喜欢咸还是甜的客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最爱。

  有一回,一个来南京出差的中年男人在烧饼铺前停下来。看着老人忙碌的身影,他忍不住开口:“老板,我年轻时在南京读过几年书,那时每周末都要来买烧饼,一晃二十年了,居然还在这儿。”周大爷抬头笑了:“是啊,二十年过去了,这铺子还在,味道也没变。”

  晚上,烧饼铺渐渐安静下来,准备打烊。学徒小李清理着灶台,看着还在发呆的周大爷,忍不住问:“这么多年了,您怎么一直坚持做烧饼呢?每天那么早起,这么辛苦,您不累吗?”周大爷笑了,感慨道:“年轻那会儿,为了糊口,学了这门手艺,也就想着能把烧饼做好。后来开了店,图的是让更多人吃到这个味道。这些烧饼算不上是什么大菜,可就是这样普普通通的食物,才是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

  对周大爷而言,烧饼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几十年来,铺子外面的城市在不断变化,新的店铺一茬接着一茬开,周围的高楼也越建越高,但烧饼铺的香气却依旧飘散在街头。

  “南京的烧饼,得有南京的魂。”周大爷常对学徒们说,“这香味得能让人闻到老远,这味道得让人吃了还想吃。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只有这样,这间小铺子才能一直开下去。”

  就是这样一间小小的烧饼铺,守着城市的一个小角落,让每一位来买烧饼的人,都能在一口酥香中感受到南京特有的温暖和人情味。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