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轻鸢壮远观 2023年04月10日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这句描写出自宋代诗人王令的《纸鸢》。清明时节,春风习习,杨柳青青,泛绿的枝丫、初暖的东风奏响舞曲,正是踏青放纸鸢的好时节。或家人陪伴,或情侣同行,或好友相约,看纸鸢漫天飞舞,争奇斗艳,春日美好跃然眼前。放纸鸢,是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之一,亦是清明节的习俗。

  因为风筝最早是用绢或纸做成鹰,放飞时像雄鹰在空中翱翔纸鸢,且鹞及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北方便将风筝称为“纸鸢”,南方则称为“纸鹞”或“鹞子”。

  纸鸢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风筝材质,进而演变成如今的多线风筝。纸鸢诞生至今已有2000多年,到南北朝时,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自隋唐开始,因造纸业发达,民间开始用纸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也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风筝起源于中国,山东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素有“风筝故乡”之誉,也称作鸢都。从骨架结构上,可以将风筝分为硬翅、软翅、长串、筒式、平挑、拍子、微型风筝等;按形象,风筝又可分有人物、鸟兽、水族、草虫、器皿等类型。曹雪芹在其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中,将制作风筝的技艺概括为扎、糊、绘、放“四艺”。可以说,中国各地的风筝独具特色、风格迥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活泼精巧,有的色彩绚丽,有的清淡素雅,千变万化,奇巧百出。

  “杨柳生,放风筝。”古往今来,风筝牵动着诗人的情愫。翻开中国文学史画卷,浏览浩如烟海的艺术宝库,从汉赋唐诗宋词,到元曲明清小说,以风筝为题材者不可胜数。一首首关于风筝的诗词,如同一坛坛陈年老酒,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描写放风筝的诗歌最早出现在唐代,元稹在咏物诗《有鸟二十章》中写道:“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此番描写借物讽人,意味深远。北宋名相寇准曾作《纸鸢》诗:“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虽题名为“纸鸢”,但全诗却不见“纸鸢”二字, 意在借物写景,借景抒怀——风筝只有借助风力方可傍云而飞,扶摇直上,人事腾达还需要有所依托。

  自古至今,最喜欢放风筝的自然是孩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诗是描写放风筝的脍炙人口之作。南宋陆游的《观村童戏溪上》写的就轻松随意了,其中“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描写了村童骑竹马、放风筝的情景,读来生动有趣。清代以一部《桃花扇》闻名于世的孔尚任,曾写有一首风趣俏皮的风筝诗:“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该诗描写了一群红裤小儿因天公不作美,放不成风筝,竟恼怒地大骂天公,读来令人哑然失笑。

  如今风筝多作娱乐之用,具有陶冶情操、放松心情的作用,但古时的风筝多与军事、通讯和气象有关。据史料记载,风筝应用于军事与韩信有关。传说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地道的距离,最终打败楚军。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中,被叛军侯景围困在都城建邺(今南京)台城内的梁太子萧纲,便用纸鸢传递情报,搬来救兵。唐朝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谋反,围攻临洺城,守将张伾遂放纸鸢与朝廷援军取得联系。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人们彩绘风筝,放飞纸鸢,咏诗赋词,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歌颂春天,享受春光,悠哉游哉。

  (作者供职于厦门市湖里区发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