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科技·装备

中国能源报 2024年12月30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下一篇

光伏异质结有望迎来产能上量

■本报记者 董梓童 《中国能源报》(2024年12月30日 第 12 版)

  德国检测机构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高效n型全钝化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效率评级达到27.08%,创造新纪录。今年以来,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光伏企业先后打破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纪录,头部企业吉瓦级中试线稳定运行,越来越多大型光伏发电设备招标为异质结设立单独标段,异质结技术产业化进展顺利,或将迎来大规模扩产。

  ●功率、效率齐提升

  据天合光能介绍,此次新成果除采用天合光能大面积210半片工业级磷掺杂的直拉法n型硅片衬底和薄膜钝化技术外,重点对背面全钝化异质结技术、多频率射频工艺对掺杂微晶系统优化,以及超细线印刷技术进行提升,实现电池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再一次阶跃,首次突破27%。

  自2023年以来,我国光伏企业数十次刷新异质结组件功率、效率世界纪录。今年10月底,通威股份表示,THC 210异质结组件在2384×1303毫米尺寸下,最高输出功率达到776.2瓦。

  电池效率是衡量光伏技术进步的重要指标。近年来,n型高效电池技术凭借其更高的理论光电转换效率实现快速发展。其中,异质结被视为更具长期发展潜力的重点技术,吸引光伏企业广泛布局。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与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3—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5.2%,助力光伏组件效率进入700瓦阶段。2023年采用182毫米尺寸72片TOPCon单晶电池组件功率达到580瓦,而采用210毫米尺寸66片异质结电池组件功率达到710瓦。

  《报告》预测,未来随着生产成本的降低及良率的提升,n型电池将成为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效率也将较快提升。预计2025至2030年,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将分别达到26.2%、26.4%、26.6%和26.8%。

  ●能源消耗同比较低

  泉为科技先进光伏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甄永泰表示,异质结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工艺温度低、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等优势,能够显著提升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和稳定性。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逐步降低,异质结电池市场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

  异质结技术优势已经转化在产线应用上。《报告》显示,电池线人均产出率主要指产线直接员工的人均产出(不含管理人员)。2023年,PERC电池片产线人均产出率为4.5兆瓦/(人·年)。2023年新投产的TOPCon电池片产线集成的智能化水准较高,人均产出率约5.1兆瓦/(人·年)。而异质结技术基于生产工艺流程较短,产线人数也较少,异质结电池片人均产出率可达7.2兆瓦/(人·年),远高于其他技术。同时,异质结电池片生产电耗和水耗远低于PERC和n型TOPCon,具有多重优势。预计未来随着光伏电池片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以及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高,异质结电池片人均产出率将有较大提升空间。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异质结凭借更高的转化效率、双面率和良率等优势有望迭代当前电池存量产能,并引发硅片、组件环节产能升级和改造。异质结电池在温度系数、双面率、良率等环节均优于同质结电池,且能更好与钙钛矿等其他技术相结合发展。未来,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向好,新增装机需求稳定,异质结技术若实现推广有望给全行业带来较大增量空间,促进行业格局重塑和产能迭代。

  ●具备规模扩产条件

  不过,截至目前,异质结电池片市场仍未实现大规模投产。2023年,新投产的量产产线已经以n型电池片产线为主,但异质结电池片市场占比仅2.6%。在业内人士看来,异质结技术的主要挑战在于成本。

  比如,异质结电池片生产过程中银浆消耗较高。《报告》显示,2023年n型TOPCon电池双面银浆(铝)(95%银)平均消耗量约为109毫克/片,而异质结电池双面低温银浆消耗量约为115毫克/片。

  甄永泰说:“针对异质结光伏电池的深入研究与项目都在推进。我们已经搭建了完整的技术研发团队,制定了多项降本增效实施路线,包括硅片薄片化、光转膜、叠层TCO技术、0BB技术、双面微晶技术工艺等。这些技术研发与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异质结光伏电池组件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为光伏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多家券商指出,总体来看,目前异质结技术产业链进程顺利,即将进入大规模扩产发展新阶段。东吴证券表示,规模化是异质结降本的重要路径。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光伏行业异质结产能已达51吉瓦。另有行业分析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前5个月,国内共有8个项目计6.15吉瓦的异质结组件集中采购项目。同时,今年6月,通威股份新建的1吉瓦异质结中试量产线正式投产运营,头部企业的加入有望助力异质结降本增效提速。

  华泰证券认为,异质结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提条件为成本与TOPCon持平、组件功率至少高出25瓦,同时下游客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高功率或低功率组件,其中低功率组件成本低于TOPCon,而高功率组件成本与TOPCon打平的同时功率高出25瓦,异质结的两大量产条件已基本具备,大规模扩产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