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扩围工作迎来新进展。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以规范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
当前全国碳市场仅纳入电力行业,行业类型单一,交易规模有限。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钢铁行业的纳入将显著增加全国碳市场的覆盖排放量,扩大市场规模,减少同质化,提高市场活跃度,从而增强碳市场的价格信息发现功能,也将使全国碳市场在控制碳排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激发绿色低碳转型活力
据了解,钢铁行业作为全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年排放量约18亿吨,大约是目前全国碳市场覆盖的约50亿吨排放量的1/3。
中国欧盟商会碳市场工作组副主席靳博阳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钢铁、水泥、电解铝新增的三个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其中钢铁企业约占1/4。随着钢铁行业的纳入,碳市场的交易主体将更加多元化,这将促成配额在不同行业的控排企业中流转,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也使得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更加完善。
对于钢铁企业而言,纳入全国碳市场是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契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冯相昭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碳市场是驱动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纳入全国碳市场将加速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与产品结构调整,将有效激励我国的钢铁行业采用更高效的能源使用技术、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改进生产过程等,推动传统技术、工艺向低碳冶金等变革性技术转变,以实现碳减排和适应碳市场的目标要求。”
同时,钢铁行业作为众多下游行业的基础原材料供应商,其纳入碳市场也有助于推动整个供应链的低碳化转型。“下游行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将更加倾向于选择低碳、环保的钢铁产品,从而形成良性的低碳供应链生态。这也有助于国内钢铁企业通过内部碳交易机制来管理和降低碳成本,从而减轻欧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产品碳足迹标准等绿色贸易壁垒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冯相昭表示。
■■入“市”能力有待提升
机遇往往伴随挑战。短期来看,成本的提升将给钢铁企业带来不小压力。冯相昭表示,钢铁企业将可能面临购买碳排放配额的额外费用,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效、改善用能结构和物流体系以降低碳排放的费用,履约成本增加也势必将推高企业生产运行成本。
与此同时,作为新纳入行业,钢铁企业在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靳博阳表示,钢铁企业将面临配额履约的考验,需要加强碳盘查碳管理体系建设。很多钢铁企业由于对被纳入碳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相关能力建设还比较滞后。在配额分配方案正式出台后,我们将可以看出钢铁企业面临的减排压力,部分钢企有可能会面临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但对于一些在绿色减排领域走的比较靠前的钢铁企业,可通过卖出盈余的碳配额获得收益,补贴自身绿色钢铁产品的环境溢价。
此外,与火电行业有所不同,钢铁行业涉及多个工序和能源种类。冯相昭表示,各环节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增加了数据监测和报告的难度。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碳配额也是一大挑战,不同的分配方式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同时,由于钢铁产能大省均不在试点碳市场地区,相对而言,大部分钢铁企业缺乏碳交易实操经验,需要加强能力建设。
■■积极转型探索新模式
面临低碳趋势与强制碳市场的约束,业内人士一致认为,钢铁企业应采取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积极参与碳交易等策略来应对挑战,还可利用碳市场工具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减排效率以及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等方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靳博阳看来,钢铁企业内部需要提高认识、凝聚共识,把碳资产管理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成立专门的碳管理单位,负责监测、分析、报送企业碳排放、碳足迹数据,并据此制定企业节能降碳规划。加强碳管理能力建设,培养和储备熟悉碳市场政策、交易规则和碳资产管理的专业人才。
冯相昭建议,钢铁企业需要加大在低碳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开发低碳产品,通过产品差异化策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通过产业链的整体优化,实现碳排放的系统性降低。“此外,通过碳市场的交易机制,未来企业可以在不同项目之间灵活调配碳排放资源,实现成本最小化;利用碳市场提供的金融工具,如碳债券、碳基金等,为企业的低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钢铁企业之外,还需要政府、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众多相关方的共同努力。冯相昭表示,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优化配额分配方法、加强监管和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参与碳交易、探索新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措施,助力实现钢铁行业的平稳过渡和绿色转型。
靳博阳表示,对于交易所来讲,还需做好前期准备和用户培训工作,帮助新纳管企业尽快熟悉碳市场的注册、履约、交易等机制。主管部门则需及时关注钢铁企业纳入碳市场后的问题和痛点,根据碳市场运行情况适时调整政策,在确保配额合理发放的基础上,避免造成企业履约成本过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