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4年12月09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下一篇

更加看重产品质量 驱动市场良性发展

储能系统招标,安全门槛加高

■本报记者 林水静 姚美娇 《中国能源报》(2024年12月09日 第 03 版)

  伴随储能行业迅猛发展,储能技术水平和市场应用取得显著突破。作为涉及电力存储、释放等多个复杂环节的重要产品,储能系统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电网的稳定运行和用户安全,行业对储能产品质量和生产企业资质的把关也越来越重视。近期,中国华能、中国电建等多家央国企陆续发布的2025年储能系统招标公告便印证了这一趋势。

  ■■安全要求提高

  从近期几家央企发布的招标公告可以看出,市场对储能产品质量、企业资质等方面的要求愈发严格。

  11月13日,中国电建发布2025—2026年度储能系统设备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其中明确要求,电池生产日期不得早于项目实际供货日期超过3个月。投标人需承诺近三年供货的储能电池系统产品无火灾事故发生。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封堵了存货电池市场流通的可能性。

  11月20日,中国华能发布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协议采购招标公告,对投标人业绩、投标采用电芯业绩、资格能力要求等均作出规定。其中,投标人须同时满足具有累计不低于1.5GWh(磷酸铁锂电池)国内储能业绩;至少具有1项国内单体项目容量不低于100MWh的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集成业绩等要求。

  11月26日,中广核启动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在技术要求方面,招标公告同样不接受梯次利用电池,不接受库存电池(生产日期大于90天),并提出项目要委托第三方全程见证生产、组装及发运,对储能集装箱的火灾报警系统等提出进一步要求。

  对供应商而言,安全性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关系到用户信任和市场接受度。整体来看,招投标市场对于储能系统安全标准正在提高。业内人士认为,该趋势反映出市场对高质量、高安全性储能系统的迫切需求。

  ■■良币驱逐劣币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市场在政策利好和技术进步推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在急剧扩张的市场需求下,低价竞争、市场失速等问题凸显。

  今年以来,储能市场竞争加剧,原料端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储能系统招标价格也不断走低,触及甚至低于部分厂商成本价格。低价竞争使储能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难以得到保障,尤其当报价低于成本时,部分企业可能通过牺牲产品质量压缩成本,进而导致质量和安全问题。

  “一方面,部分企业为获取订单,采取低价策略竞争,在破坏市场公平的同时,也会导致产品出现质量下降和安全隐患等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新兴储能技术尚处于早期阶段,缺乏完善的质量标准和安全评估体系,过早进入市场可能会诱发安全风险。”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坦言。

  在此背景下,防止“价格战”成为储能市场健康发展的首要议题。抬高招标门槛、谨防低质量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必然趋势。“企业需加强原材料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控,相关监管机构也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严防低质量的产品进入行业。”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龙志强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孙传旺认为,随着招标端门槛加高,行业竞争将从“拼价格”转向“拼质量”。“通过良币驱逐劣币,将技术实力不足的企业排除在市场竞争外,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

  ■■补齐技术短板

  在受访人士看来,招标门槛提高一方面有助于确保招标产品的质量,防止企业打“价格战”,有效促进储能招投标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这对一众储能电池厂提出考验。

  “企业要努力平衡好价格与质量间的关系,从优化生产流程、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合理的定价策略着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成本。”一位锂电行业人士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储能企业应以提升自身竞争力为发展目标,关注行业技术走向和市场趋势,及时调整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增强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同时,注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求端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协同效应,从而拓展储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此外,企业还应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通过用户反馈不断补齐自身技术短板。”孙传旺建议。

  另外,在加强质量把控的同时,储能企业也需不断探索研发安全性更强的新兴储能技术,例如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围绕不同应用场景对爬坡速率、容量、长时间尺度调节及经济性、安全性的需求,探索建设一批液流电池、飞轮、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二氧化碳储能、液态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铅炭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电站。

  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此前曾公开表示,储能行业应坚守安全底线,尽快回归以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的“主航道”,避免“内卷”式竞争。要积极探索储能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夯实储能发展的内驱力。进一步增强上下游分工协同,加强国际化合作,共同推动储能标准化、安全化、规模化、经济化的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