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流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为加强高速服务区充电保障能力,产业各方持续发力。例如,近期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批准了云南交投集团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扩容增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涉及交投集团所属的99个车流量较大且充电繁忙的高速公路服务区。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但仍需关注充电桩的合理布局与技术更新。各方应通过优化公路充电网络布局、提升充电效率、创新补能模式等方式,为电动车主长途出行提供更大便利。
■■ 优化充电站点布局
从全国来看,近年来高速公路充电电量显著提高,每逢假期更是会迎来充电高峰。国家能源局发布消息显示,通过对纳入国家充电设施监测服务平台的2.44万台高速公路充电桩的统计分析,今年10月1日0时—10月7日24时,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共计310万次,充电量达7215.27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1030.75万千瓦时,为今年平日的2.4倍。
充电需求激增无疑是对充电桩行业的“压力测试”。有观点认为,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仍比较有限,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分布不够平均、不够集中,可能导致车主在行驶过程中产生补能焦虑,有待进一步加密优化。
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和效率,便利电动车主远途出行,今年2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2024年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今年全国计划新增公路服务区充电桩3000个、充电停车位5000个,持续提升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今年年底前,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要达到100%。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取得积极进展,覆盖范围逐渐扩大。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建成充电桩2.88万个。随着各省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上陆续投入,以及建设目标的落实,高速公路充电难题将得到改善。
■■ 构建高效快充网络
为进一步缓解高速公路补能焦虑,除充电桩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外,充电功率问题也不容忽视。据了解,不少旧款充电桩功率低,充电速度慢,增加车主等待时间,从而影响充电站的服务效率和盈利模式。
《通知》强调,根据公众出行规律和充电需求,逐步提高电动汽车流量大、充电需求强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超快充、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设备占比。截至目前,广州、深圳、北京等地都已出台超充规划。与此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积极研发超快充技术并陆续推出相关产品,为公路沿线超充网络建设提供绿色动力。
据悉,华为已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和21条主要省级高速干线实现了超快充电站的部署。“接下来,我们会和行业共建超充生态,为用户、车企、普通用户带来不一样的补能体验,打造无缝超快充网络覆盖,做到云云协同、车桩协同、桩网协同、能源运营管理协同,实现对整个城市、高速服务区、工商业园区的无缝覆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充电全球业务副总裁彭鹏日前在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期间表示。
“伴随超充电池、车载高功率部件等关键技术难题被攻克,新能源汽车超充时代已到来。”据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樊志强介绍,科华推出自研自产的高质量超充方案,包含480—800kW全液冷超充及480—960kW风冷超充产品,支持250A/400A风冷超充与600A/800A液冷超充终端自由组合,支持极速补能。
武汉合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顺章提到,超充技术应优先用于高速公路,以满足长途驾驶的需求。虽然城市中也有必要建设超充设施,但应有序推进。
■■ 探索补能新模式
行业也在积极探索移动充电等灵活全新补能方式。近年来,上海、武汉、长沙等多地的高速服务区陆续出现移动充电机器人的身影。例如,今年国庆假期,国网上海电力在G60沪昆高速枫泾服务区、G40沪陕高速长兴岛服务区等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内投用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等设备,进一步缓解充电高峰期排队情况。
据了解,与固定充电桩相比,移动充电设备具有利用率高、灵活性强等优势,让“车找桩”变为“桩找车”,能够快速响应充电需求。国广顺能(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吴天表示,移动充电设备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配,不受固定充电桩位置的限制。在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时期,可以将移动充电设备派往充电需求大的服务区,提高充电服务覆盖范围和效率。
作为一种新兴的充电解决方案,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发展也存在一定挑战。吴天指出,不同品牌的移动充电设备在技术标准、接口规范、安全性能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未来需要加强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移动充电设备的互联互通和兼容性。另外,移动充电设备的生产、运营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和可靠性,同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降低运营成本。
业内有观点认为,总体来看,“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对充换电基础设施的高效布局、智能化水平、互联互通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未来,各方需通过织密智慧高效的补能网络,利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补能效率和服务质量,构建智慧补能服务生态体系,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