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近日在国家发改委11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北方地区进入供暖季,我国迎来季节性用能高峰。为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和企业有序生产,国家发改委、能源企业等均已提前准备好“组合拳”,为今冬保暖保供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亿吨以上,平均可用超过30天;地下储气库提前完成注气任务,实现满库入冬。在生产供应方面,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1.6亿千瓦,煤炭、天然气产量持续稳产增产。
●政府:下好“先手棋”
李超指出,我国供暖期持续时间长、涉及地域范围广,保供工作涉及煤炭、天然气、电力等多种能源,以及储备、生产、传输、调度、消费等多个环节。此外,气候条件和外部资源供给等因素也对保供工作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毫不放松地抓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为做好今年能源保供,国家发改委提前开展多项工作:一是保障能源生产供应,提升顶峰保供能力;二是推动能源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三是保障民生用能供应;四是做好恶劣天气应对准备;五是加强安全生产。
“预计今冬明春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资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李超强调,极端天气、国际能源市场波动等风险不容忽视,能源保供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加强统筹协调,会同有关地方、部门、企业,落实好保供各项重点任务,特别是千方百计抓好民生等关键领域的用能保障,抓好尖峰时段、极端天气等关键情况的用能保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当前,广大居民已经感受到了“有温度”的服务。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雅筑的李先生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11月试供暖时,家中就已经暖和得像春天一样,穿一件单衣就足够了。”
●企业:打好“主动仗”
冬季保暖与能源保供直接关系无数家庭的日常生活,关乎人民群众的冷暖感受,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记者采访了解到,煤炭、油气、电力等企业均做好了打好“主动仗”的准备。
国家能源集团11月15日全面启动2024年冬季供暖工作,其供热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年供热量超过5.5亿吉焦,约占全国集中供热总量的1/8;中国石油相关部门已做好各项准备,包括煤电、油气企业增产,以及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增援。“从今天开始,我们日耗煤量大约6500吨。在最冷的极寒天气时段将达到8500吨。我们将根据天气变化,提前做好来煤计划。”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发电部主任商明鉴表示。
在辽宁,大唐辽宁分公司早已开通24小时客服热线,为用户耐心解答各类问题,全力保障沈阳、锦州、葫芦岛3座城市、851个小区、46.23万户家庭温暖度冬。在哈尔滨,大唐哈尔滨第一热电厂存煤量相比去年增加30%,创建厂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为满足冬季高峰时期的电力需求,电网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北京为例,2024至2025年度采暖季,北京电网最大负荷预计同比增长8%。其中,采暖负荷占比近50%。据了解,北京地区今年新增“煤改电”用户约2万户,主要分布在门头沟、房山、怀柔、延庆等部分山区。目前,北京“煤改电”用户已超过137万户,预计采暖季期间可减少散煤燃烧521.8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56.8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2.52万吨。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寒潮天气,国网北京电力积极协调上级调度机构,保障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外来电力可靠供应,进京电网通道运行平稳。在供暖季期间,国网北京电力重点做好集中供暖供热厂锅炉房、医院学校养老院、“煤改电”用户等6类供暖客户供电服务保障,运用“电网一张图”研判功能,通过实时监测、精准定位、研判分析,可以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我们依托‘电网一张图’构建首都数字化电网,汇聚了北京市全域、全电压等级静动态数据及视频、三维等多维多态数据,可以为生产指挥、运维检修、客户服务等工作提供实时、多维度的数字化支撑,能够更加有效支撑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高效精准满足客户供电服务需求。”国网北京电力数字化部技术及建设管理处处长王雷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