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4年11月04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下一篇

2024“哈密能源之问”成功举办——

哈密因地制宜探索综合能源发展路径

■本报记者 董梓童 《中国能源报》(2024年11月04日 第 02 版)

  坐落在天山东麓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以瓜闻名,以煤著称,是新疆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举足轻重的能源重镇。近年来,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到大力发展新能源,哈密正以崭新的姿态、蓬勃的活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10月26日,2024“哈密能源之问”会议在哈密市召开。会议以“创新·绿色·智慧 推动综合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哈密能源资源禀赋,站在能源行业发展前沿,聚焦能源产业发展实际,探讨“煤、油、气、化、热、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路径,旨在进一步推动哈密能源产业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持续提升哈密乃至新疆、西部地区能源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今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开工,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到哈密段投产,华钛三万吨钛及钛合金项目年底建成,“疆电入渝”项目加快建设,哈密聚力攻坚,创新突破,奋力推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哈密的能源转型步伐,是我国综合能源产业发展的代表,更是我国因地制宜探索能源转型路径的缩影。

  ■■深挖能源互济潜力

  哈密市市委书记孙涛表示,哈密正积极探索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联动发展新模式,在建筑、交通、农业等重点领域推出更多应用场景,在低碳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创新实践,努力打造高碳能源低碳化、清洁能源规模化、综合能源智慧化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以煤炭为基础、煤化工为关键、新能源为支撑,坚持现代煤化工和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双轮驱动,推动煤炭、煤化工、煤电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耦合发展,哈密现代综合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能源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袁玉荣指出,哈密加快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创新优势和可持续融合转换,着力打造千亿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千亿级电力新能源产业集群、三百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百亿级现代装备制造基地,煤炭化工蓄势谋远,新能源产业扩能示范,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装备制造产业集成升级,为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认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标下,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要统筹发展;充分利用各类电源互补互济特性,构建多元绿色低碳能源供应结构;通过优化不同能源组合,充分发挥各类能源优势,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从而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刘亚芳提出,哈密市既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禀赋,又有安全稳定的外送通道;既可以实现煤炭油气的大规模外送保障,又可以实现本地资源化利用后转变为电力的外送;既具有规模化可调节的传统煤电,又具有可开发利用的丰富风光资源,率先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优势突出。

  ■■推动煤炭“由黑变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表示,“双碳”目标下,化石能源要实现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煤炭除了作为能源通过清洁高效的燃烧保障电力、热力供应,还要充分发挥资源属性,保障我国日益增长的油品和化学品需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能源与绿色低碳发展部部长景春梅强调,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最大程度提升煤炭开采效率,加强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碳、灵活性和供热改造,推进煤炭分级分质梯级利用,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今年以来,哈密煤炭煤化工产业发展步伐加速。三塘湖、巴里坤矿区总规获批复,马朗一号煤矿获核准。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等一批重大煤化工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总投资超3000亿元。

  国家能源集团副总经理闫国春介绍,项目第一阶段以1500万吨/年岔哈泉一号露天矿为配套煤矿,建设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及配套项目。第二阶段将按照“油化并举、平急可切”的原则确定产品方案,充分利用第一阶段资源,构建大宗石化产品和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延伸煤制油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另外,国家能源集团煤制油储备项目也已经在规划中。

  按照能化共轨理念,哈密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推动煤炭“由黑变白”“由重变轻”,稳定提高能源产品附加值,努力在技术、市场的多维共赢中走出一条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如今,哈密市现代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已有20余家大型煤炭煤化工企业入驻,已形成煤炭深加工产品规模500万吨/年、煤炭分质利用2000万吨/年、煤焦油加氢16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7亿方/年的产能。

  ■■绿色动能愈发凸显

  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我国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路径。

  国网经研院配网中心设计咨询处处长、高级工程师金强表示,在电源发展方式上,应推动新能源发电由以集中式开发为主,向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转变;推动煤电由支撑性电源向调节性电源转变。

  哈密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不仅具备开发新能源发电站的自然条件,还具备建设大型新能源发电站的土地资源优势。近年来,新能源不仅是哈密重点布局的产业,还成为哈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哈密新能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在哈密市区以北的石城子光伏产业园区,阳光下一排排整齐罗列的光伏板闪闪发光,这是哈密绿电的重要来源之一。截至目前,已有27家企业入驻该园区。哈密还是西北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吸引了金风科技、中车能源、运达能源等18家国内风电企业。如今,哈密已具备年产1700万千瓦风机整机及配套叶片、塔筒、发电机等风电设备生产加工能力,风电装备产业关键零部件的当地制造率已达70%以上。

  截至8月底,哈密光伏和光热发电总装机容量为286.4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1629.45万千瓦,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清洁动能。

  强制造,拓应用,发绿电,更要将绿电送出去。近日,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到哈密段建成投产,全长583公里,这也是西气东输四线投产的首段工程。

  哈密现有哈密南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等多条电力外送通道,依托这些“电力高速”,哈密将电能源源不断送至其他省区市,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哈密外送电量中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近40%,是“疆电外送”重要枢纽和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火电打捆外送基地。预计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将于2025年底建成。

  ■■氢能体系初步构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刘亚芳指出,氢的原料、燃料双重属性决定了它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绿氢在风光新能源消纳和替代化石燃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哈密不仅有制取绿氢的丰富资源,还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未来,哈密各类产业脱碳对绿氢有较大需求,同时可以将哈密打造为我国西北地区氢能源集散地,氢能出疆转运及交易枢纽城市,“西氢东送”重要节点。

  景春梅表示,因地制宜,哈密具备发展氢能产业的优势条件。绿电“天上走”和绿氢“地下输”并举,可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外送力度,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水平,加快构建绿色低碳能源消费体系。此外,探索“绿电—绿氢—化工产品”的替代转换路径,可促进煤化工产业低碳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刘吉臻还提出,随着“大云物移智链”等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使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进一步融合,呈现出智能高效的社会信息物理系统特性。发展算力,促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上述背景下,哈密初步构建了氢能、算力产业体系。据了解,哈密已被列入新疆氢能产业示范区,率先开展氢能重卡应用示范,加快推动伊吾县“氢能之城”建设。同时,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发展战略,成立能源算力融合研究院,建成伊吾融合算力中心“三网合一”算力网示范项目,实现哈密算力产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高标准起步促高质量发展。目前,哈密现代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新材料产业“钛”有作为,哈密正着力打造综合能源发展样本,助力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