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4年10月14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秋山又几重

■章铜胜 《中国能源报》(2024年10月14日 第 20 版)

  白露前后,走在河边,没感觉到风,但沿河的枫杨树却是一阵落叶纷纷。一些叶子落进河里,随流水而逝。枫杨树上的叶子不再浓密,一眼望去,有一种寂寥之感。山在眼前,山又在远处,那已是秋天的山。在我眼前,秋山又有几重呢?

  我对秋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在更早的年纪里形成的。少年时对山的概念只有一个“远”字,在远处,在远方,可望而不可及。天气好时,远山如黛,多云或阴雨的天气里,山影变得模糊,如一抹深浅不一的青痕。彼时,山对于我而言,只是模糊的影子,难分四季。

  去了皖南后,走过了一山又一山,才知道山外有山,山山相连,看不过来,也看不厌。

  皖南的山随处可见,或高或低,或林木丰茂,或松石成趣,或绵延而去,或阵列如屏障。所以,看山成了一种日常、一种习惯,抬眼处,满眼是山,满眼欢喜。

  在塔川,秋山绚烂至极。从田野里一眼望去,那些散落在田地间的树,矗立在田野的晨雾和朝阳里,和那些徽州老屋烟囱中升起的炊烟,一起制造出水墨仙境。秋天的树叶在山间涂抹,山影便有了层次,峰与脊,沟与谷,勾勒出柔和又丰富的线条。直到此刻,我才恍然大悟,才知道一个“重”字,对于山的意义所在。重是小山重叠的重,是重重叠叠的重,是一重又一重的重。

  想起唐代诗人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一诗中的句子:“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送别历来是古诗词的主题之一,秋山重重渲染了离愁别绪的氛围,而我眼中的重重秋山,却更像对季节的一种告别,一个一个的秋天离我们而去,我们也将秋天留在记忆深处。

  或许,有些秋天,我们已记不清样子,就像远在几重之外的秋山,只剩一点模糊的光影,可就是那些光影,一旦看到,心底也依然泛起欢喜。重重秋山之外,飘动的思绪依然唤醒我们关于生命和岁月的想象,好像是过往的某个片段、某个场景,那都是时光留给我们,值得细细品味的美好记忆。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