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4年10月14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江南有名蔬(百味)

■盛新虹 《中国能源报》(2024年10月14日 第 20 版)

  十五岁之前,我跟随祖父母生活在老家。那是一个几近封闭的小山村,四面群山环抱,竹海翻浪,用石头和木料搭建起来的房屋依山而筑。

  祖父读过几年私塾,在村里算是有学问的人。他的房间里放满了书籍,我的童年就是以这些书籍为伴。那时读李渔的《闲情偶寄》,其中提到:“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鲜。” 山里人家,一年四季,最常见、最常食用的长嗄饭,除了梅干菜,就是各种笋,所以我自然而然认为笋就是“蔬食之美”。

  记忆里,房前屋后的竹园里,冬天团笋,夏天鞭笋,春天有早笋、毛笋及各类叫不出名的野笋,都是农家餐桌上的时蔬。笋出身为泥,须待剥去外壳才能见清、见洁,这些都恰如李渔书中所指。

  后来我离开家乡,来到江南小城生活,第一次见到茭白,才知李渔笔下所谓清洁之蔬食,茭白堪当其美。茭白一生以水为涯,与莲藕、茨菰、芡实等水生植物名列江南“水八鲜”。它们的叶子都是出淤泥而不染,身影遍及江南大大小小的湖荡,可偏偏人们习惯歌颂莲藕,鲜少提及茭白。

  其实,要论茭白的“长相”,的确是一副不染尘世烟火的清新模样。带壳时碧青而秀颀,娴静如碧玉照水。当剥去一层青绿色的外衣,随即露出莹润如玉的“身段”。那一青二白的模样,让人脑海浮现一词——君子怀玉。

  在古人笔下,茭白还有别称。“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山水诗鼻祖谢灵运越岭而行,见清澈的溪涧上水草繁茂,一下子写出四种水生植物,其中“菰”就是茭白。彼时的菰又叫葑草,被当成粮食作物栽培。叶似芦苇,苍翠娇嫩,抽穗后开出淡紫红小花,秋天结实,其籽粒褐色瘦长,状如米,故称菰米,亦名雕胡米。菰米同稻麦是本家宗亲,在古代是六谷之一。用它煮出的饭,或磨粉做成糕点,自有一股清馥之气,粘糯可口,还有一定药用价值。

  水润泽万物,日夜与水相融的植物,自然有灵气。文人雅士青睐菰的清新与雅致,喜欢以其为伴。苏州同里古镇的退思园内,有一轩贴水而筑,“菰雨生凉”四字悬于木匾上。信步轩内,颇觉阴湿凉爽,只见轩南芭蕉翠绿,棕榈苍郁。轩北近水,一丛野菰,几茎荷花,数叶芦苇,鸟雀穿梭其间,窸窣作声,落入耳中,引为天籁。

  因味美可口、脆嫩鲜香,茭白成为餐桌上的佳蔬,从春夏持久到深秋。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里忆起儿时故乡所吃的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如此看来,江南名蔬茭白不仅美目美心美齿颊,更寄托一份情思,实在是样好东西。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