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双碳·绿色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9月30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正式启动——

我国航空业绿色转型迈出关键一步

■本报记者 李玲 《中国能源报》(2024年09月30日 第 10 版)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在京举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应用试点启动仪式,以统筹推进我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更好促进民航业绿色低碳发展。根据试点工作安排,自9月19日起,国航、东航、南航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将正式加注SAF。

  在业内看来,SAF应用试点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航空业绿色转型迈出关键一步,将进一步推动我国SAF全产业链发展提速。

  ■■ 航空业脱碳的必然选择

  相关报告显示,航空业对全球GDP贡献为3.5万亿美元,占比为4.1%,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占比为3%。但随着其他行业的去碳化,未来,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或将变大。

  2021年10月,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第77届年会批准全球航空运输业于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决议,并于2023年6月公布系列路线图。根据IATA分析,航空业若要在2025年实现净零排放,65%的减排将通过使用SAF来实现。

  “从技术角度来说,相比于陆运海运,航空运输跨越的里程更长、单位距离能耗更高,因此实现减碳难度也更大,现有的电池和氢能的方案都不足以支撑长距离的航空飞行。因此,SAF是航空业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北京险峰长青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新材料投资方向负责人杨轶尘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指出,国家层面推动SAF应用试点,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举措,也是对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提出2050年实现航空业零排放目标的积极响应,有利于加强航空业国际合作。此外,SAF应用试点也增强了国内SAF产业投资和产能建立的信心,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人才进入这一领域,有利于我国在SAF领域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SAF是航空业深度脱碳的重要路径,发展和推广实施SAF可重塑航空运输系统,实现航空业绿色转型,也能增加中国民航在全球民航竞争和合作中的主动权。国家层面推动SAF应用试点,首先,是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的积极信号,给市场以极大鼓励;其次,发展SAF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可以形成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最后,推动SAF应用试点,也是一种既积极主动又扎实稳健的做法,直面难点、痛点,为后续大规模推广积累经验、夯实基础。”

  ■■ 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

  据了解,SAF是以可再生资源或废弃物为原料制成的航空燃料,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效果显著。去年10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十四五”期间,干支线等中大型飞机坚持新型气动布局、可持续航空燃料和混合动力等多种路线并存。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的SAF年产能达数十万吨,主要包括中石化宁波镇海炼化、香港中华煤气旗下怡斯莱、河南君恒生物等企业,已宣布的SAF规划产能超300万吨/年。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我国具备较好的SAF发展的基础和资源条件,发展潜力巨大。

  “以目前最成熟的油脂加氢(HEFA)路线为例,2023年我国废弃食用油脂产量约800万吨,可产出超过百万吨的SAF。更远期来看,费托法、水相催化等技术路线可以使用的原料——农林废弃物的产量达到数亿吨/年,这就意味着理论SAF产能可以达到每年数千万吨,可以说我国具备非常好的SAF生产条件。”杨轶尘说,另一方面,我国生物柴油的年产量已经达到数百万吨,这意味着我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燃料生产经验,在未来也将有效推动SAF生产,我国有潜力成为全球SAF的主要供应国。

  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具备发展SAF的自然资源禀赋、工业基础以及市场潜力。我国目前是最大的废弃油脂出口国,并有数家通过适航批准的炼厂可供应符合要求的SAF。在下游应用方面,主要航空公司都已开展了试验飞行,拥有SAF加注和使用经验。”

  ■■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不过,总体来看,当前我国SAF仍处在产业化发展初期阶段,仍存在原料供应和炼制工艺提质增效、自主安全性认证与可持续认证能力不足、价格高以及供需链接不足等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攻破。

  “目前我国SAF的产能还比较有限,已有投运产能的公司仅3家,规划产能总计约数十万吨/年,实际产量在数万吨/年,市场仍处于蓝海状态,尚未出现龙头企业。”杨轶尘指出,在供给方面,我国SAF的产业化进度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即便是目前相对成熟的HEFA工艺包也基本来自霍尼韦尔等国际企业,我国亟需建立独立自主的SAF生产供应能力。从技术路线来看,目前获得美国测试与材料协会(ASTM)认证的七条生产路线都是由国外政府和企业提出的,要在未来占领SAF领域的主动权,我国需要提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路线。

  对于接下来如何更好地推动试点应用工作,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首先要正确看待试点工作,加强引导,既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妄自菲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克服遇到的问题;其次,要加强系统思维,处理好绿色发展目标与路径可行性、供应与需求、国内与国际之间的关系;最后,还是要加强底线思维,确保风险可控。”

  “鼓励航司在产业链上下游寻求合作,例如通过战略投资、合资等形式与SAF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并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经验,以锁定长期采购量的形式提升SAF生产企业的积极性。”杨轶尘建议,以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完善我国SAF可持续认证体系,简化适航认证并推进与国际认证体系的互通。SAF认证应以安全性为主导,在确保产品安全的情况下可适度加快认证流程、鼓励、推动国内企业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