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众川赴海 勇毅向前

吴莉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6月17日   第 01 版)

  日前,作为光伏产业的晴雨表,SNEC PV+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如约召开。

  精英荟萃,名企云集,如同夏日扑面而来的热浪,本届展会热度再创新高——首次移址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面积超过38万平方米,国内外参展商超3600家,其中国际展商占比30%以上,来自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注册观展人数超50万人,比去年增加近1倍……

  每一个展厅,都如同一个热闹的大卖场,组件、电池、逆变器……各类产品在这里集中展示,几乎涵盖全产业链,人群熙来攘往,摩肩接踵。

  热闹不凡的展会背后,折射着产业市场的繁荣,以及长期向好的预期。

  不可否认,光伏行业面临挑战。看国内,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跌破现金成本,全产业链集体承压,本轮震荡周期内,整体产能扩大了约3倍,利润率却下降了70%左右;看国外,西方保护主义政策频出,贸易壁垒加剧全球光伏供需失衡。“时隔一年,光伏产业变化发展呈现两重天。行业遭遇史上最强内卷,供需严重错配,产业步入冰河期。”企业界面对压力,难言轻松。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在几天的走访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代表未来的科技不断走进现实,深耕产业的思考频频碰撞火花,企业家们对市场“新旧”“高低”“冷热”“升降”的思辨和应对,无不彰显定力与乐观,众川赴海,携手穿越周期、应对风浪。

  坚持技术创新。发布重磅新品是展会的一大亮点。隆基绿能发布的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4.6%,再次刷新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协鑫发布的全球第一条光伏碳链,基于颗粒硅技术+数智化技术的光伏产业碳链管理平台,实现颗粒硅组件产品低碳足迹的可视化、可量化及可信化,在产品供应链溯源、碳足迹管理和企业组织碳管理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光伏产能遥遥领先,技术储备亦全球领先,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按下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键”,中国光伏必将乘势而上,实现由大到强的飞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驱动,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中国光伏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的贡献。据《光伏产业专利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光伏全产业链专利申请总量16.8万件,有效专利总量7.4万件,有效发明专利总量2.2万件,均居全球首位,专利影响力不断扩大。

  专利的实力就是全球产业话语权的象征,掌握核心专利是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必然要求。拿天合光能来说,截至今年4月已累计申请专利超4000件,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先后26次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主导参与220项标准制定。走访中,多家企业表示,国家层面持续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光伏产业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环境;企业自律和自我保护意识也要不断增强,不断赢得知识产权竞争主动权。

  着眼于未来的信心准备。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光伏产业是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光伏新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当前我们的产能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于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将为我国光伏企业提供广阔市场。

  光伏产业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各自为战、过度竞争只会导致过热过冷的交替循环,而抱团取暖、合作共赢才是长远可持续发展之计,也是走出低水平竞争怪圈的有效路径。在这个深度考验行业生存智慧的时代,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已锻造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凭借生产成本、科技研发、产业协作等优势,不断取得成长进步,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样的信心贯穿在整个展会中间,给人无限希望。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任何时代都有挑战,跨越发展低谷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然而,几天来企业家们的直率、理性、智慧,让我们感到了坚定的信心,那就是他们从中国光伏产业20年起伏跌宕中不断汲取经验、增长本领、勇毅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