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际

中国能源报 2024年03月2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欧盟正式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

欧盟中国商会:勿把经贸议题政治化武器化

■本报记者 李丽旻 《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3月25日   第 11 版)

  历时一年,3月18日,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备受关注的《关键原材料法案》。至此,该法案已获得欧盟主要立法机构批准,根据规定,在印发20天后将正式生效。

  虽然近年来欧盟在建立原材料多元供给体系方面举措不断,但多年来缺乏竞争力的本土采矿行业、高昂的新建产能成本一直是欧盟达成目标的“绊脚石”。业界普遍认为,加强国际各界合作才是稳定全球原材料供应链稳定安全的唯一路径。

  ■ “速通”引发质疑

  3月18日公布的最终版《关键原材料法案》预计,绿色转型、数字转型,以及航空航天领域所需的关键原材料需求将在未来十年内暴涨,但供应中断风险却因地缘政治紧张和资源竞争问题而有所增加。为此,该法案为欧盟每年绿色和数字转型所需的关键原材料明确设立两大清单,列出针对绿色转型和数字转型的34种关键原材料和17种战略原材料,包括电池级锂锰镍、石墨、铂族等。同时,欧盟为原材料消耗量设立三个标准:到2030年10%来自本地开采,40%在欧盟加工,25%来自回收材料。

  为推动战略项目发展,《关键原材料法案》还明确了相关方权责,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在相关环节和关键原材料价值链设立单一联络点,同时要求对欧盟矿产采掘项目提供明确截止日期,并允许欧盟委员会以及各成员国确定某项目为“战略性”。

  与其他法案相比,《关键原材料法案》的通过十分迅速,这也引发诸多质疑。有批评声音认为,最终达成的法案中没有明确采矿地点社区同意以及环境保护的相关条款,引发外界对本土矿产项目对附近造成生态破坏、社区反对的担忧。

  据了解,近年来,欧盟在推进本土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已频频受挫,法国、葡萄牙等国金属矿产项目均在开发过程中遭遇当地民众反对,要求企业和政府停止开采活动。

  ■ 或干扰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该法案同时提出,到2030年,欧盟关键原材料消耗量中依赖单一第三方市场原材料进口比例需降至65%以下,避免对单一第三方市场过度依赖。

  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数据,中国是欧盟部分关键原材料的重要供应方之一,中国向欧方提供了85%的铈、镧、钕、镨、钐等轻稀土元素,以及71%的镓和67%的钪,部分重稀土元素比重甚至更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一凡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关键原材料贸易关系很大程度受供需关系、比较优势及产业分工格局等因素影响,中欧紧密的原材料贸易关系是欧盟企业从成本效益角度做出的经济选择。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中的某些举措,可能给基于市场经济形成的全球供应链关系带来政治干扰,最终会导致成本上升和供应链不稳定。全球原材料市场供需关系的构成主要是基于成本和企业选择,如果欧盟要强行推动本土生产来代替进口,很可能也不符合在欧企业的利益。

  “对欧盟来说,要建立本土原材料供应链并非易事。一方面,欧盟国家本土关键矿产资源相对缺乏,要在本土开采还面临着成本、环保等多方面问题;另一方面,矿产原材料产业链技术和产能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稳定的本土供应体系无法在短期内建成。”董一凡补充称。

  ■ 寻求合作是关键

  近两年来,欧盟委员会在寻求多元化原材料进口方面动作频频。2021年,欧盟与加拿大建立“关键矿产战略合作关系”,提出要“推进全球环境可持续和负责任采矿”;随后,欧盟还瞄准智利、纳米比亚、哈萨克斯坦等国,相继与多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提出在关键原材料、绿氢等方面加深合作。

  在业界看来,欧盟“全球寻矿”的举措很可能影响全球关键原材料市场供需形势,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及时关注市场动态变化,加强国际合作将是维护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手段。

  董一凡指出,面对动态变化的全球原材料供应市场,中国企业一方面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发挥在生产冶炼和基础材料加工领域的优势,依托“双循环”为企业自身带来更好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国际合作,以互惠互利的方式,更好地与资源国进行矿产合作,推动双方经济发展提质升级。另外,中国企业还可以进一步寻求在欧盟绿色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合作机遇,促进国际贸易公平、平稳发展。

  面对该项法案,欧盟中国商会在近日公开呼吁欧盟,不要通过非市场化手段对全球关键原材料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扰乱,影响绿色和数字经济转型进程。欧盟中国商会表示,在关键原材料开采、加工和回收等领域,中欧具有广阔合作空间,期待欧盟客观看待中欧各方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及发展情况,不把经贸议题政治化、武器化,减少市场准入及投资壁垒,鼓励中欧在相关领域进行对话与合作,切实为中企提供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