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上船院”)自主研发设计的1400箱无舱盖集装箱船获得来自比利时船东的订单。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这是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集装箱船订单,其成功签约标志着全球航运业在清洁低碳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航运业碳减排开启氨燃料时代。
作为氢的衍生物,绿氨和绿色甲醇助力航运业实现脱碳目标的优势开始显现。2023年7月,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订购的全球首艘绿色甲醇集装箱船开启首航,此次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船舶订单落地中国,也将进一步加速推动绿氨在航运业的应用。
■ 清洁能源船舶的大突破
据了解,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可装载1400个20英尺标准集装箱,配备氨燃料发动机、氨燃料储罐、供给系统和加注系统;船舶能效设计指数低于基线约45%,碳强度指标评级A级,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1万吨。
上船院透露,在该船研发过程中,重点考虑了氨燃料具有毒性、腐蚀性等特点,最大程度减少了氨气毒性的影响。为确保氨燃料加注、储存和供给系统安全可靠,避免产生泄漏,已有针对性的各种有效应对措施。
“过去几年,我们和一些船东、船级社开展过若干个项目的联合开发,都是针对清洁能源在船舶领域应用的探讨。虽然相关理论和设计已基本成熟,但由于此前一些现实条件不具备,我们并没有下决心付诸实践。现在,IMO(国际海事组织)预计在今年底颁布首个氨燃料指导文件,氨燃料船舶主机也会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得到实质性交付。由于这几方面的推动,现在我们的订单才能够确定可以被执行。”中国船舶集团学科带头人、上船院船型设计大师林洁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订单落地是清洁能源船舶的重要突破,也向市场释放一个积极信号,就是氨燃料这个方向是可行的,相信接下来会有更多订单落地。”
信德海事绿色航运研究员张晗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从供应端看,氨的生产不是问题,现在已经有绿氨工厂,另外氨的储运也已经非常成熟。比较关键的是船舶主机,虽然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实体的能够用于大型船舶的氨燃料发动机,但全球两大船舶主机生产商都在研发,预计到2025年初会有实体主机交付,之后的配套就相对简单了,可能到2026年就能看到真正使用氨燃料的实船交付。”
■ 被航运业寄予厚望
IMO2020年8月发布的第四次温室气体研究报告显示,2012—2018年,国际海运碳强度降低约11%,但温室气体年排放量从9.77亿吨增至10.76亿吨。预计到2050年,随着海运需求持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18年增长约50%,比2008年增长约90%—130%。
为加速航运业脱碳,去年7月,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通过《2023年IMO船舶温室气体(GHG)减排战略》,进一步收紧国际航运温室气体减排要求,明确应尽快实现国际航运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并考虑不同国情,在2050年前或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
在此背景下,氨燃料被航运业寄予厚望。
“氨燃料目前公认的最大优势就是燃烧后没有碳排放。同时,氨作为氢的载体,比氢更容易储运且能量密度相对氢更高。与同样是氢载体的甲醇相比,氨生产相对容易,只需要用氢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而甲醇生产还需要二氧化碳,可持续的绿色来源的二氧化碳获取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张晗坦言。
林洁也指出,氨是氢的衍生物,本身并不含碳,燃烧也不会产生碳排放,所以被航运业寄予厚望。其实作为燃料,氢燃料可能更好,其燃烧只产生水,但因为储运比较困难,暂时无法被大型远洋运输船使用。而氨作为最接近氢燃料的一种利用方式,在助力航运业减碳方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挪威船级社预测,到2040年,航运中的氨用量将达到1900PJ(皮焦),占航运燃料构成的13%;到2050年将达到5000PJ,占航运燃料构成的36%。
■ 全产业链待构建完善
尽管前景广阔,但氨作为船舶燃料目前仍处初步探索阶段,对于全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仍需各方共同发力。
在林洁看来,当前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规范缺失。“整个供应链的建设,包括配套的加注方式,目前都没有一个公认的行业规范。标准法规是促进产业链完备的关键一环,产业链上的船东、燃料供应商以及配套的加注设施等,都需要统一要求和标准,以此更好地协同发展。另外,因为氨有毒性,氨燃料的加注方式是采用船对船加注,还是装卸货同时进行加注,需不需要额外的安全措施,也亟需行业规范。”
多位受访者也表示,由于氨具有毒性,相关从业人员对其认知和接受度也很关键,需要做好相关保障。
另外,经济性问题值得关注。“目前氨和甲醇在经济性上面临同样的问题,要保障燃料的绿色属性,按照现在的成本或生产规模,用作船燃料不具备经济性,可能在产生规模效应后,才能进一步降低燃料成本。当然,碳税的执行可能会弥补绿色燃料和传统燃料之间的价格差。”张晗表示。
“经济性也使行业目前面临现实的‘先有蛋还是先有鸡’问题。对燃料生产方而言,需要船东给予足够承诺,保证支付一定的绿色溢价采购绿色燃料,才可能规模化大批量生产,这需要二者沟通配合并形成信任度,共同推动产业链同步协调发展。”张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