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中国能源报 2023年0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布局数量不均衡 发展水平有差异

化工园区集聚效应仍待增强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23年01月02日   第 07 版)

  “作为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我国化工园区实现了提质升级和规范化发展。化工行业发展方式正由粗放型增长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增长。”在日前举办的2022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石化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表示。

  傅向升指出,中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建设与发展,还应“更优化、高质化、智慧化和创新化”,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趋势下行业发展对化工园区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粗放式发展正在改变

  据了解,2020年,我国化工园区产值就已占全行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一批重大项目在园区落户、开工、投产,集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同时化工产业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也正在加速转变。

  “近年来,中国化工园区管理规范化程度明显增强、建设标准化程度明显提高、布局调整成效已经显现、绿色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智慧化建设能力显著进步。”傅向升介绍。

  数据显示,2022年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30强2021年实现石化收入3.41万亿元,占全国石化产业销售收入的23.6%;2021年实现石化利润总额3187.3亿元,占全国石化利润总额的27.5%,前30名化工园区平均利润率为9.3%,高于全行业平均利润率1.3个百分点。

  傅向升指出,石化联合会对各省市投资建设的380多个重点项目调查分析显示,这些项目大部分落户在各地重点化工园区和煤化工基地,包括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以及现代煤化工等项目共8大类,投资合计达19193亿元,对全行业未来结构调整、产业聚集度提高、布局优化以及整体竞争力提升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疫情反复、通胀加剧、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因素交叠对我国石化行业造成了冲击。”傅向升表示,“作为行业主要发展载体的化工园区,应研究和把握供应链建设新要求,发挥平台总调度作用,从园区产业建设和保障供应入手,构建抗风险能力强、互补作用明显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要准确把握安全稳定供应链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同时准确把握供给侧高端化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加快石化产品供给侧高端化、培育新增长点。”傅向升建议。

  ■■建设质量参差不齐

  然而,伴随化工园区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

  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辛高登指出,国内化工园区在规范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面成绩显著,涌现出如上海化学工业园区、惠州大亚湾化工园区等一批高品质园区。“但是,目前各化工园区间发展水平仍有差异,部分园区存在产业定位不清晰、空间布局规划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健全、安全环保隐患大等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规范引导。”

  辛高登认为,从全国范围看,化工园区布局数量不均衡,部分不合适建设化工园区的区域也在规划布局。“化工园区散杂,整体发展质量不高。”

  “化工园区内易燃、易爆、有毒等重大危险源集中的特点决定了专业性是确保园区安全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不同产业混杂发展将对园区的规范化治理造成制约,还有可能加大园区的整体安全风险。” 辛高登强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化工企业平均入园率约30%左右。“按照行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整体入园率有利于实现产业进一步集聚,同时淘汰安全环保风险高的落后产能。” 辛高登认为,“企业入园率较低,集聚效应仍待增强。未来提高入园率仍需要从行政资源、市场资源、安全环保等方面综合施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园区受发展底子薄、产业集中速度加快等因素影响,园区基础设施与公用工程建设滞后的问题不断凸显,严重制约了园区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空城”和“产城分离”现象普遍。“应从进一步优化园区基础设施与公用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与公用工程建设、提升园区基础设施与公用工程建设承载能力等方面入手,解决相关问题。” 辛高登建议。

  ■■重视绿色智慧发展

  傅向升表示,石化产业面临布局优化和把握安全环境高标准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各化工园区应当重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最新要求,落实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科学确定东中西部产业定位,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煤化工占比高,石化行业面临的绿色低碳发展任务比其他行业更艰巨,石化园区肩负的使命比单个企业更重要。”傅向升坦言,中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建设与发展,还应更优化、高质化、智慧化和创新化,要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行业绿色安全支撑平台的智慧化,引领行业发展创新化。

  容联云首席运营官熊谢刚表示,化工园区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推进化工企业智能化改造,加快绿色发展的同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建设智慧化监测体系,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十分必要。

  “采用高科技提升作业现场监管工作效率和水平,已成为各生产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现实需要。未来,化工园区需要AI加持,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实现智慧发展。” 熊谢刚说,“可以让安防从被动防范到主动预警,从‘看’变为‘做’。利用视觉智能把安防体系从被动的记录、检查,逐渐转变为自动剖析、主动预警或即时处置。”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多数化工园区都面临场景碎片化问题,安防体系中存储的数据量级呈指数性增长。“如果逐渐转向云端进行处理,将复杂任务‘云化’,既可以增加处理效率,也可以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 熊谢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