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地方·基层

中国能源报 2022年08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08月15日   第 16 版)

  南网调峰调频公司跻身

  “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本报讯  8月1日,中国科协公布2022年“科创中国”创新基地(产学研协作类)首批132个试点建设单位,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公司获认定为“科创中国”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创新基地。广州有四家创新基地入选“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打造的服务品牌,目的是构建资源整合平台、供需对接平台、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实现人才聚合和技术集成,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制度和激励机制。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创新基地由智能与智慧化专委会牵头,主要依托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和储能科研院,聚集各单位优势创新资源,推动公司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工作。

  去年,广州、嘉兴、天津滨海新区、银川等城市(区)被评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入选城市。(王方)

  新型智慧负荷管理系统

  在兰州上线

  本报讯  8月10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员工李江祖等人来到兰州河桥五矿资源有限公司,对甘肃省首个新型智慧负荷管理示范应用项目的用电设备进行勘察调试。

  目前,该项目已在兰州河桥五矿资源有限公司进行试点推广。新型智慧负荷管理是面向碳化硅、铁合金等高耗能工业行业,通过安装一套支持物联通讯、数据采集、逻辑运算及运行控制的功能模块,精细感知用电负荷变化,监测采样分析数据,自动进行需求响应、负荷控制、安全用电、无功管理、能效管理等融合业务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

  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的指导下,兰州供电公司选定兰州河桥五矿资源有限公司和埃肯硅材料有限公司作为示范应用对象,联合中国电科院深度开展典型工业可调节潜力分析计算和优化策略制定,挖掘碳化硅和工业硅用户的可调节资源和可中断资源潜力,利用新型智慧能源管理终端和智慧交互终端,建立了2万千瓦以上可中断负荷调控、2000千瓦柔性调节的需求响应能力,将企业电炉等用电设备可调节负荷纳入到电网统一调控,实现了监控企业配电室及配电系统无功管理、安全用电等功能,从过压、过流、温度、烟感环境等角度实时保证企业用电安全,整体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能效管理、电网互动等能力。(唐聪 王彦辉)

  长岭炼化工艺报警治理

  成效显著

  本报讯  今年以来,长岭炼化将无效工艺报警治理作为安全平稳生产的主要抓手,提升整体运行效率。1-7月,该公司炼油二部等20多套装置工艺报警数同比下降50%以上,创历史新低,成效显著。

  长岭炼化生产装置既有20世纪70年代初期建成的老装置,也有2011年前后集中建设的炼油升级项目,还有陆续配建的化工、环保工程。新老装置虽然经历多次改造,但存在一定数量的报警设置没有及时修正,报警值不合理、报警点未取消、报警覆盖不全等问题。

  技术团队从源头入手,整治不合理、无效的工艺报警。他们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生产装置工艺报警数据,精准分析高频报警、长期报警、无效报警形成的原因。经过近两个月的攻关,共整治不合理报警点400多个,消除僵尸报警点100多个。

  为了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性循环,该公司工艺报警治理由单点整治变为多维管控,从“点”到“线”巩固治理成果。他们实施“日跟踪、周小结、月讲评”制度,通过及时汇报和反馈,相关人员能够准确掌握报警原因,快速处置各类报警,有效降低装置报警频次。同时,他们建立分级管理机制,利用绩效考核和劳动竞赛,将报警治理责任层层压实。在数据汇总的基础上开展报警治理专项活动,发动全员排查装置报警设置问题。通过“我为装置做诊断”等活动,有效提高全员对报警的治理意识和消除报警积极性,把过去“都不管”的问题变成现在“人人管”的重点。在排查诊断阶段,共收到班组排查问题36条,采纳优化建议30项。(张勇 宋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