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2年03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春分放纸鸢(节令)

■崔道斌 《 中国能源报 》( 2022年03月21日   第 24 版)

  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轻拂,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唐代诗人唐采《纸鸢赋》曰:“代有游童,乐事末工。饰素纸以成鸟,像飞鸢之戾空。”风筝古称纸鸢、纸鹞、鹞子,据传第一只风筝是巧匠鲁班受鹞鹰盘旋启发,“削竹为鹊,成而飞之”。最早的风筝称为鸢,汉代发明造纸术后,人们便用纸制作风筝,自此出现“纸鸢”一词。据明人陈沂《询刍录》记载,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人作声如筝。”这之后,纸鸢开始叫风筝。

  春分、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早已有之。古人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将风筝放至高处,然后剪断绳索,所谓的“晦气”便被带走了。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放风筝之所以流行,一方面在于,人们认为这天放风筝可以除病消灾,带来好运;另一方面,古人认为春风、清明时节最适合户外活动,尤以放风筝为佳。《清嘉录》记载:“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唐代以前,风筝一般被看作用于测量、通信等军事功能的工具。宋高承《事物纪原·纸鸢》记载,汉代的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打算趁刘邦不在,挖地道进入宫内。《南史·侯景传》记载,南北朝时期,因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困宫中,想利用风筝发送信号求救,可惜被敌人发现射了下来。《新唐书·田悦传》实录:唐代张丕被困,“急以纸为风鸢”求救兵,最终获胜。

  宋代以后,放风筝逐渐变成春分和清明的习俗,风筝艺术也成为民俗符号。风筝本身的结构、造型、纹饰与民间年画、刺绣、雕刻等艺术相融合,是娱乐休闲的玩具、祈福驱灾的“吉祥物”,更是一种可用于装饰的精美艺术品。常见的风筝纹饰有蝙蝠、龙凤、鲤鱼、仙鹤、乌龟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就有放风筝的画面。宋周密《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元明清时期,记载人们清明放风筝的活动就更多了。明《永平府志》记载:“清明时节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树子儿赌胜负,童子用纸为风鸯引绳而放之。”

  春分时节,天气回暖,趁着莺飞草长的好时节,忙里偷闲,到空气清新的郊外放放风筝,沐浴在暖意融融的春光里,实乃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