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煤炭·市场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6月2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煤协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提出:

推动一批煤炭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6月21日   第 16 版)

  本报讯 记者朱妍报道:科技创新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构建煤炭产业新格局的核心支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于近日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到2025年,行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左右;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比重达到2.5%。《意见》要求,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煤炭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装备实现自主可控,现代化煤炭开发利用理论与技术体系明显完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成特色鲜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一批煤炭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支撑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介绍,“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实现了从跟踪、模仿到部分领域并跑、领跑的转变。全行业共荣获国家科技奖励22项,科技贡献率由“十二五”末的49.5%提高到58.6%。其中,大型矿井建设、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要煤机装备和大型粉煤气化技术实现国产化,煤机装备制造水平位于世界先列,引领了国际煤炭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转化的发展方向。

  但同时,煤炭科技创新支撑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依然不足。《意见》指出,行业存在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关键技术原创性突破、颠覆性创新仍然较少,高端装备未能完全满足应用需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不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标准引领滞后等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因此要高度重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发挥好煤炭的兜底保障作用。”刘峰表示,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行业需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行业面临生产安全、生态保护、数字转型等一系列挑战。基于此,“煤炭行业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需要用系统思维来谋划、从多个方面来统筹未来煤炭科技创新发展。”

  《意见》进一步提出,重点任务包括三大基础理论研究、十大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十项重大技术创新示范和百项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具体而言,开展煤炭绿色智能开采、煤矿重大灾害防控、煤炭清洁高效转化等领域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攻关煤炭资源勘查与地质保障、大型现代化矿井建设、煤炭与共伴生资源协调开采、煤矿灾害防治、煤矿智能化与机器人、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炭低碳转化利用、煤矿职业健康保障、煤矿应急救援、矿区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10个重点领域;推进煤矿井巷全断面快速掘进、复杂地质条件煤层智能综采、智能化煤矿建设、智能精细高效洗选、煤炭分质利用、煤炭液化及高端化工品制备、废弃矿井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矿区大宗固废资源利用、大型矿区生态修复、煤炭产品质量精准调控等重大技术创新示范。

  “目前,煤炭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存在低水平研究重复、研发资源分散等突出问题。我们要协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行业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仍依赖进口。只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能破除低端技术装备供给过剩与高端技术装备供给不足的矛盾。”刘峰建议,一是完善“目标牵引、任务带动、能力支撑”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形成行业重大需求为导向、重大产出为目标、责权利清晰的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模式;二是构建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优势创新资源集聚的创新平台或联合体,形成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三是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四是加强知识分享和跨界交流,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潜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五是打通堵点,补齐短板,畅通需求、研发、应用、推广等环节,提升高质量科技供给能力,为煤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