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版:星辰副刊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5月3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山村稻香

■胡晓延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5月31日   第 24 版)

  在江南水乡广袤的土地上,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大多以水稻为主,种子是凭经验选取的。在金色的稻田里,选择长势最旺,颗粒最饱满的那一块田,除去稗子和凸出的杂稻,待成熟收获后,另晒另存,留作来年要播的种子。

  分田到户那几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了空前释放。从初春到深秋,他们忙碌着人随田转,人田两忙,在稻田里轮翻耕种,但水稻种植的产量一直不高,一季稻有七百来斤的收成,算是对精耕细作者的最好回报。

  初次结识杂交水稻,还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几年后的事儿。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春天,镇上的农技站技术员走村串户,推广未曾播种过的杂交水稻。听完技术员的讲解,农民顿感不可思议:每亩只需两斤稻种,亩产却可达千斤以上!比起传统播种方式,不仅能节约稻种二十余斤,而且具有抗倒伏、抗病害、稻谷优、米饭香等传统种子无法比拟的优点。

  土里刨食的庄稼人岂能不知,亩产平均增产二十来斤,对一个家庭,一个村庄,都是个不小的数目,推而广之,那数字一定大得惊人。所以,亩产增产数百斤,真是破天荒地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而且,农民们有过成熟稻子成片倒伏、减产过半的惨痛经历,那种无力回天的痛心疾首,曾深深刻在他们心里。

  农民最舍得出力流汗,最害怕饥荒年景,一家老小食不裹腹的惊慌失措,不止一次让他们痛不欲生。所以,杂交水稻走进在闭塞的小山村,很快在村民中炸开了锅。

  那些学了文化的后生,一心想着冲破禁锢科学种田的蕃篱,胆子大的买上几斤杂交水稻种子,藏着掖着,在早稻抽穗之时,偷偷整墒育苗,紧扣技术标准,待幼苗长出两公分后,又按比例间距,均匀移植,保证每株幼苗尽早分蘖出子苗来。

  那时,距离“双抢”还有一段日子,是杂交水稻移株的最佳空档期,出现在秧田里躬身劳作的多是巧妇,还有敢吃“螃蟹”的大胆男人,他们不惜花上几日工夫,将未能播散开来的芽苗,精心移植到合理区间。移植结束,灌溉、施肥、杀虫……精细打理,倍加呵护,不长的时间,秧苗长势汹汹,开始了多头分蘖。

  早稻收割上岸,他们又一次将秧苗从秧田重新移栽到一块块事先备好的大田之中,那横纵间距,稀稀疏疏,一改往日传统做法,习惯了密植的保守老人,见之无不连连摇首叹息。可不出一月,杂交水稻株株发育健壮,田田生长协调。到了拔节抽穗之时,那吸吮了阳光雨露的穗子,从母腹躁动、娩出,长长的穗子随风摇曳,漾起层层稻浪,醉倒了巧妇和男人的心,也让老农锤胸顿足,追悔莫及……

  更有“好事”者,弯腰细数穗粒,多出传统水稻倍数的数字,惊动了向来不温不火,按部就班的小山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如同春风吹拂原野,连夜翻过山岭,迅速从小山村传遍了四面八方。

  第二年,杂交水稻种植大张旗鼓地在小山村推广开来,如同燎原之火,向着村外的水乡田野延伸……

  几年后,村里人都知晓,是那位如邻家大伯、名叫袁隆平的科学家,把梦想的种子培育成了一代比一代丰产的杂交水稻,让小山村的农民多了丰收的喜悦,有了“交足国家的,留足自己的”资本,有了单季亩产超千斤、超两千斤的纪录,有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底气。

  (作者供职于国网安庆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