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节能环保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5月2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重型柴油车污染治理难在哪?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5月24日   第 19 版)

  日前,河北、河南、广东、吉林等多个省份加强了重型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力度。按照相关规定,7月1日起,全国范围也将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车,进口重型柴油车也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

  近年来,柴油货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重型柴油货车成为移动源污染治理的重要领域。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重型柴油货车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颗粒物减排有一定成效,氮氧化物排放量却有所增加。虽然尾气排放标准持续提升,但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及货运量的增长,几乎抵消了交通部门控制的氮氧化物减排效果。如何有效控制重型柴油货车污染物排放仍是巨大挑战。

  氮氧化物排放仍在增长

  《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显示,我国重型柴油货车当年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分别为78万吨、10.8万吨、429.9万吨和3.6万吨,分别占柴油货车排放总量的66.4%、56.0%、88.5%和58.1%,重型柴油货车保有量虽低,但污染不容小觑。   

  天津绿领环保项目专员陆心怡指出,2017-2019年柴油货车的四项污染物中,相较于其他三项污染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仍在增长。严格落实柴油货车减排措施,对于加快降低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尤为重要。

  一方面,氮氧化物和 VOCs 协同减排主要通过车船结构升级、运输结构调整、新能源车推广、老旧车淘汰等方式进行。但目前运输结构调整还未进入深水区,仅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主要港口施行。

  虽然我国铁路网非常发达,但由于铁路货运滞后、很难实现联运,货运方式仍以陆运为主,也就是以柴油货车为主。《2019 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 年铁路、公路、水运等运输服务完成营业性货运量462.24 亿吨,其中公路运输的营业性货运量占了74.32%,柴油货车是其中的主力,尤其是重型柴油货车,因其快捷方便、载货体量大等特点,成为工业大吨货物公路运输的首选。

  “货运结构不合理使得重型柴油车活动水平很高,也就是说家用汽车可能一年跑几千公里,但中重型柴油货车每年的行驶里程超过几万公里甚至十几万公里。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数据,2019年,仅占汽车保有量3.7%的中重型柴油货车,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到了汽车总排放的近80%,颗粒物排放的近60%。而且在实际运行中,空驶率较高,很大一部分柴油货车送货后空驶返回,没有充分发挥运力,排放并未降低。”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满瀚阳说。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的汽车排放标准在20年内升级了六代,主要污染物减排效益都能达到80%—90%,但一辆老旧车的排放比新车可能要高出数倍,因此,国三以下重型柴油车总活动水平虽只占21%,但其污染物排放却‘贡献’了一半。” 满瀚阳补充。

  重点用车单位监管挑战仍存

  一辆重型柴油货车从装货、出厂、上路,其排放是否达标、运行路线是否符合规定,要经过多个环节检查,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减轻其排放污染。

  陆心怡指出,现阶段,全国重型柴油货车实施国五排放标准,在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上,国五标准比国四标准减少43%。管控重型柴油货车严格执行尾气强制排放标准,对减少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有积极作用。

  河北省作为柴油车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之一,为了减少重型柴油货车污染,于2019 年8月提出将“自有或日使用重型柴油车10辆次及以上的企业”列为重点用车单位,要求进出单位的重型货车需达到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将监管主体从一辆辆流动的货车转变为“重点用车大户”,以集中监管重型柴油货车。

  “通过对33家重点用车单位的实地调研发现,对重点用车单位,现行措施主要为政府部门监管,及重点用车单位自查,而社会公众可以参与和监督的渠道并不畅通,甚至‘比较困难’,难以达到‘群防群控’的效果。此外,现行唯一的社会监督渠道——电子显示屏的安装率较低,而企业安装的门禁系统虽然具备常规的拦车杆、摄像头等设施,但能否达到有效监管还要进一步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沟通才能获知,沟通成本较大。” 陆心怡说。

  公众监督力量有待强化

  满瀚阳建议,应建立环境友好型的运输结构体系,进一步推动“公转铁”“公转水”,包括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交通系统的能源结构调整。针对机动车注册地和实际行驶地分离、活动范围广的问题,开展区域联防联控,推动区域内统一标准、统一执法的管理示范,提升柴油车的整体排放治理水平。

  “在空气质量要求高、有能力的地方可以建立排放区试点,从被动管控效果抓起,让超标排放车或者低排放标准的车无法进入,从需求端对污染排放进行控制。同时技术管理两手抓,坚持车油路企统筹管理,让政府、车企、用车单位、民众联合起来,持续性关注机动车排放,并采取措施。”满瀚阳说。

  “公众监督重点用车单位的渠道还需进一步完善,降低公众参与重型柴油货车治理工作的门槛,结合社会公众的力量,减缓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重点用车单位重型柴油货车的监管压力,以更好地达到监管目的,减少重型柴油货车的污染排放。”陆心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