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油气·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1年01月11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再上“紧箍咒”

■本报记者 李玲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1月11日   第 13 版)

  近日,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沈海高速温岭段2020年“6·13”液化石油气(LPG)运输槽罐车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负责此次罐车运输的瑞安市瑞阳危化品运输有限公司因未落实相关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存在车辆挂靠经营等违规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GPS监管平台运营服务商、行业协会等相关主体未履行各自职责,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在业内看来,此次极为详细的调查报告的公布,揭开了当前行业存在的各种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也为液化石油气行业的安全管理再次戴上“紧箍咒。

  事故原因深具代表性

  根据调查报告,承接此次运输的瑞阳运输公司无视国家有关危化品运输的法律法规,未落实GPS动态监管、安全教育管理、电子路单如实上传等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存在车辆挂靠经营等违规行为。

  据悉,上述危化品运输公司未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且企业负责人不负责安全员资格证;通过签订虚假合同逃避GPS动态监控主体责任,长期对动态监控中发现的驾驶违规行为放任不管,并违规委托填报虚假电子路单。另外,运输车辆存在违规挂靠经营行为,虽然事故槽罐车登记所有人为瑞阳运输公司,但实际由温州昌泰电力燃气有限公司出资购买并承担LPG的运输服务,且驾驶人员均由昌泰公司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故还涉及GPS监管平台运营服务商,存在违规帮助瑞阳运输公司逃避GPS监管、电子路单上传主体责任等行为;此外,温州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协会也未如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级评定。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调查报告通报的安全违规行为较具代表性。

  “事故暴露出来的违规行为在业内并不在少数,尤其是车辆违规挂靠经营行为,一些个人车辆、车队挂靠在有资质的公司名下,但日常运营缺乏规范管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北京歆迪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对记者表示,“此外,运输公司和GPS监管平台运营商合伙造假,对行业也是极大的伤害。”

  行业监管亟需加强

  据介绍,我国危化品运输行业整体准入门槛不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LPG运输亦不例外。“很多中小企业对于危化品运输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物流与运输环节,觉得把货物从一方运输到另一方即可,缺乏对危化品运输概念的理解。在不了解所运介质具体情况的前提下,便匆忙上路,长期在高风险下运输危化品。”中国监控化学品协会副理事长庞广廉说。

  在监管方面,一些部门执行也并不到位,很多时候只是“一罚了之”。据悉,此次事故责任主体瑞阳运输公司,仅在2016—2018年间就被温州市和瑞安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处罚数十次,处罚原因包括未按规定的周期和频次进行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和技术等级评定、未按规定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事实上,浙江温岭LPG运输槽罐车爆炸事故发生以来,多个省市开始了LPG行业从上游到终端用户全产业链的安全整顿。

  化工大省山东此前发文要求针对浙江温岭LPG槽罐车爆炸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隐患专项检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也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液化石油气瓶和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针对终端市场联合开展LPG瓶和瓶装LPG安全专项整治。近日,北京、广州等地相继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对LPG经营、运输等问题进行规范。

  严格全生命周期管理

  针对此次事故,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在调查报告中也提出了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强调要深入开展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安全整治,做到标本兼治。

  在多位专家看来,LPG全产业链中的各环节都值得反思,只有从根本上去改变,做到本质安全,才能真正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行业企业做好LPG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当务之急,从源头到终端,确保每一个点、每一个环节都是符合标准的,让管理更精细化,才能消除安全隐患。”张华说。

  惠州市惠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刘晓东撰文指出,随着5G技术的普及利用,在LPG领域也将出现一些智能设备和技术手段,这些都将会给市场监管带来启发和益处,比如可以采用“监管平台+智能设备+管理办法”三合一管理方式,利用视频监控、GPS定位跟踪、二维码信息定时上传等新技术手段,在电脑后台进行监管,通过大数据分析出各类问题,然后采用一整套管理办法进行监管,以达到安全监管效果。 

  “事故背后反映的还是企业和管理人员的问题,每家企业、每位管理人员仍需要提高道德意识,从基本的守法守规、诚信开始,从基本的工作质量和工作闭环管理开始,将安全融入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全员参与,才能预防事故。”张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