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版:中国能建周刊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产业帮扶三重奏(决胜脱贫攻坚)

特约通讯员 邢雯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25 版)

  中国能建帮扶广西西林县央龙村发展有机茶园,每年为央龙村集体增收12万元。
  杨占伟/摄

  中国能建扶贫干部正在直播带货,销售镇巴县土特产品。
  杨占伟/摄

  清晨的大巴山还未醒来,在陕西镇巴县仁村镇的青花椒基地,村民已经忙碌起来。采摘、分拣、装运……来收购的商家排起了长队。“别小瞧这小小的青花椒,味道好,市场非常认可!”前来收购的四川商贩点赞道。一颗颗小小的青花椒,圆了仁村镇老百姓的脱贫梦。

  开展对口帮扶以来,中国能建结合陕西镇巴县、广西西林县实际,理思路、兴产业、促电商,引导扶贫资源精确“滴灌”,激发内生动力,谱写产业帮扶“三重奏”,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能建特色的开发式、造血式扶贫之路。

  思路清 方向明

  “年轻人选择离开故土,外出打拼,留守老人靠着耕种洋芋和苞谷自给自足,全村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四年前,初到蒿坪子村,这里的贫困和村民保守的想法,给李峻峰留下了深刻印象。

  “村民思想不解放,穷根拔不掉。我们是要扶贫,不养懒汉。”身为中国能建派驻镇巴县蒿坪子村的第一书记,李峻峰肩负着组织的重托,走家串户深入调研后,有了从扶志入手,发展特色产业的想法,得到了村委会的支持。

  为彻底转变观念,在分析了全县的产业现状后,李峻峰牵头起草了“追星赶月逐日出”活动方案,把帮扶和贫困户个人及家庭各种表现相结合,将村规民约转化为与经济直接挂钩的制度条款,将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和推动产业布局落地作为两个抓手。“每个家庭都有积分,积分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年终分红。”

  一个“以道路沿线为主阵地,以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为载体,因地制宜布局特色产业,鼓励村民根据实际开展小种小养作为有效补充”的发展思路,渐渐清晰。

  在广西西林县央龙村,驻村第一书记李贤楚也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擅长什么、地方适合什么、百姓需要什么,才能找到明天的出路。”

  在分析了央龙村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的现实情况后,借鉴先进发展模式,结合足别乡产业优势,一个以发展生态有机茶、砂糖桔种植、黄牛和黑山羊养殖为主的特色种养产业发展规划,一步步由蓝图变为现实。

  大巴山 新名片

  “原来种洋芋和苞谷,一亩地一年赚不到一千块,现在种中药材,最低也有三、四千元的收入。”今年49岁的陈清孝,是蒿坪子村最早富起来的村民之一。在中药材基地务工,他既领了工资,还掌握了种植技术。他种了20余亩大黄,仅这一项就增收近10万元。

  青花椒收获的季节,仁村镇到处弥漫着椒香。“听说青花椒一斤可以卖到50元,秧苗一到都抢着要。”驻村干部王继本介绍道。几年功夫,仁村青花椒种植已突破5000亩,成为镇巴县一张特色名片,当年第一批种植的贫困户,早已脱贫致富。

  如今,蒿坪子村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兴旺。枇杷、樱桃种植已成规模,腊肉烘房季节性产销,天麻、半夏、大黄等中药材落地生根,中蜂、孔雀、鸵鸟等特色养殖成效显著……

  这个身处大巴山腹地的小山村,一跃成为镇巴名村,十里八乡的取经者络绎不绝。尝到甜头的村民,笑脸相迎,精气神十足。

  在中国能建的帮扶下,围绕茶叶、畜牧、中药材、魔芋农副产等四大主导产业,镇巴县已建设了20个扶贫产业示范园,培育省级和市级龙头企业11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0余家,互助资金协会139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78个。

  央龙村 茶果香

  千里之外的广西西林县央龙村,每天干活回来的熊有发,都要在自家的羊圈和牛棚里忙活一阵子。短短5年,他从贫困户变成了养殖大户,还当上了央龙村牛羊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

  在中国能建扶贫干部的带动下,央龙村68户贫困户中已经有67户通过产业带动、政策帮扶等形式脱贫出列。由中国能建出资购买的100亩有机茶园,不光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雇佣贫困户采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一年两季采茶,带动上百人就业,这一项就带动贫困户增收上万元。”李贤楚算了笔增收账,除了这100亩茶园,中国能建还帮扶央龙村建设了高标准的养羊、养牛场,吸纳贫困户和村民就业,通过回收牧草和玉米杆增加他们的收入。“2019年底,央龙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9800元,村集体经济位居全县第一位。

  中国能建投入资金种植的200亩沙糖橘、150亩铁皮石斛、800亩茶园,已成为西林县创建“全国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县”的重要支撑项目,引进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的占地面积1600余亩的活树种植铁皮石斛生态园项目,成为该县发展乡村旅游和绿色生产的示范基地。

  电商火 信心足

  作为蒿坪子村淘宝店和能建商城店的运营人员,扶贫干部李辛最近格外繁忙。“今年上半年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62万元,比去年全年还多十几万元。”

  李辛去年大学毕业,“毕业就下乡,扶贫里成长”。一年来,这个学工科出身的大男孩边学边做,从包装设计到商品搭配,从联络客户到组织物流,熟悉了网店运营的全套流程。

  西林县、镇巴县特色农副产品丰富,但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营销意识不足,中国能建扶贫工作队借力互联网,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网店”的销售模式,将物产转化为群众收入,让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真正变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在电商平台“轻车熟路”卖茶的央龙村村委李小妹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虽然取消了游客体验采摘活动,但足龙茶外销却丝毫不受影响。

  “扶贫助农,你我同行,能建电商带你飞!”一句响亮的口号,拉开了中国能建电商公司首次直播的帷幕。姜晶、腊肠、炒青……地标性农产品摆满了直播间,电商员工化身“带货主播”娓娓道来,大展厨艺、实力“吃播”,掀起观众互动高潮。直播当晚,西林腊肠就上榜热销商品。

  今年8月,南方建投深入央龙村开展“暖南行动”直播带货,2个小时的直播,累计帮销金额达115万元,因疫情滞销的西林美食销量大增。

  “电商渠道打通后,农产品有了销路,脱贫攻坚的路上,村民们的信心更足了。”李峻峰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