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油气·观察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天然气供应整体较为宽松,但新冠肺炎疫情、极端气候等不确定因素交织叠加

如何做好今冬保供 “必答题”?(热点解读)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13 版)

  又是一年冬供时,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天然气需求量加大。

  “随着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国产天然气增储上产较快且LNG(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仍处低位,天然气资源供应整体较为宽松,今冬保供形势良好。但考虑到12月和明年1月是用气高峰期,若遇极端天气,还应特别注意个别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供应形势。” 北京世创能源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杨建红在日前举办的“2020年冬季天然气供需形势论坛”上说。

  也有气象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冬季偏冷还是偏暖有待国家气候中心进一步确认。“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天然气消费低迷,目前增速回暖但也不及预期。若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再次暴发,冷冬也未‘如约而至’,则存在部分时段资源过剩风险,因此要警惕销售远低于预期造成的天然气供大于求的局面。” 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资源采购部副总经理李伟说。

  当供应宽松遭遇更复杂的不确定因素,今冬如何交出天然气保供高分“答卷”?

  保障能力提高  资源有序落实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天然气需求低迷,按照目前市场趋势,全年天然气消费总量约3100亿方,同比增加90亿方,增幅2.9%。采暖季市场需求会出现较大增长,但总体‘供大于求’、高峰月‘紧平衡’趋势不会改变。” 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孟亚东表示。

  多位业内人士预测,今冬明春供暖季全国天然气需求1500亿立方米左右,计划供应资源量或超15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7%,资源供应整体充足。预计“三桶油”投放资源量约14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7%,高月高日供气量或超11亿立方米。

  具体来看,供应形势整体宽松得益于国内天然气资源供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不断增强,“三桶油”在资源保障方面兼顾国内增储上产和多元进口。

  “中石油方面,四大产气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今冬明春拟落实资源98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00亿立方米,进口资源和储气库资源也将同比增加11.7%和79.7%;中俄东线开始商业运行后,日供气量超800万立方米。”李伟说,“与此同时,储气库单日峰值创新高,互联互通能力提高。”

  中石化方面,普光、元坝、涪陵、华北等主力气田加大开发力度,并依托国家管网畅通威荣气田等外输通道。同时自有设施满载运营,天津、青岛LNG接收站按照最大能力安排资源,自有储气库和管道设施均按最大能力安排采气和运输。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贸易公司市场销售部副经理王晓庆表示,公司充分发挥进口LNG与海上生产的天然气、陆上生产的煤层气之间的互保互供优势,灵活调配资源,综合保障天然气的充足供应。

  在推进互联互通和储气建设方面,“三桶油”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管网和储气设施建设,发力补齐天然气互联互通和重点地区输送能力短板。“研究建立燃气发电与进口LNG资源市场之间的长效联动机制,研究国内资源生产和国际资源引进有效协同,推动主要企业接收站之间建立长效互供互保。”王晓庆说。

  发挥改革优势  协调产运销

  9月30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管网公司”)独立运营后,今冬应急保供职责、资源调配模式、信息沟通渠道将发生较大变化。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做好系统内企业的沟通协作工作,互通生产及销售信息,共同保障资源供应,实现上中下游一体化协调,共同保障天然气市场平稳供应。

  “未来运行协调管理工作将大大增加。需要提前做好预案编制工作,各方各司其职共同保障冬季销售安全平稳运行。要进一步完善管网独立后各方运行协调机制,加强与油气田、接收站、境外管道、储气库和下游用户日常运行对接。做好应急情况下的信息传递及处置流程,以及特殊时期平衡管理沟通确认机制。”李伟说。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已基本形成‘全国一盘棋’格局,资源调配更加快捷、调峰手段更加灵活,建议国家管网公司组织解决历年冬季面临的‘总体过剩、局部紧缺’问题、南气北上瓶颈问题和供气环节多等问题,激活上游资源采购、下游保供市场的积极性,提高天然气的利用规模和使用效率。”孟亚东说。

  国家管网公司生产经营本部高级主管唐森表示,国家管网公司将通过汇总资源计划和落实可中断用户压减方案,真正落实“冬季保供协调责任”。

  重视预测工作  细化研究周期和地域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今冬明春天然气整体供应形势良好,但仍面临用气高峰期短供风险和产能过剩风险。

  杨建红建议,首先应加强气温预测和天然气供需预测预警,重点做好12月和明年1月的气温预测,同时也要做好雾霾等其他极端天气的预测,从而完善应急方案。

  “我国供暖季也是中亚国际供暖季,中亚气是否能稳定供应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要尽量增加中俄东线、国产气的供应能力,保证冬季供应安全。”杨建红说,“虽然中俄东线完成年度目标有一定难度,但仍要积极争取。”

  与会专家均表示,地下储气库不仅可以调峰,还能填谷,因此要利用好这个“调节器”,在采暖季全力将地下储气库天然气投向市场,并合理配置进口LNG,有效平衡或抑制国际LNG价格。

  “未来,天然气市场变化愈发频繁,区域性市场特征愈发明显,因此要将研究周期‘细小化’,加强月度和周度分析,从而及时认清市场变化,做出应对措施。”杨建红建议。

  “‘十四五’期间,全国供应条件整体好转,‘找市场’成为主要任务,因此重点省份和重点区域的天然气市场分析和供需平衡十分必要。”杨建红补充说。

  与会专家表示,推动天然气市场化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提高天然气保供能力的有效手段。做好冬季保供工作,需要各方协同发力、共担责任。要坚定信心,进一步实现天然气供应多元化,逐步化解安全供应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