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综合/管理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从“试验”到“示范”

——世界首座66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电厂实现年内“双投”

■特约通讯员 李晶 徐毓婷 洪嘉伟 尚小丽 韦帅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10月19日   第 26 版)

  平朔项目全景图。
  西南院/供图

  山西朔州,雁门关外乌金翻滚的煤海,华北大地灯火辉煌的电城。10月1日,由中国能建华北院总承包、西南院设计、安徽电建一公司和山西电建参建、西北电力试研院调试的平朔2台66万千瓦低热值发电新建项目(以下简称“平朔项目”)2号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目前世界单机容量最大、首座66万千瓦级商业化循环流化床电厂实现年内“双投”,完成了35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与66万千瓦超临界煤粉炉机组技术整合优化的“试验”到“示范”,开辟了“黑色”产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实现“煤、电、水、汽、化”一体化利用

  平朔项目位于朔州市平鲁区循环经济园区,紧邻中煤平朔集团井工三矿和大型洗煤厂,属于大型坑口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是国家第一批煤电联营重点推进项目,也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特高压电网四交四直工程”山西晋北-江苏南京±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的支撑电源点之一。

  项目所在的矿区每年洗选煤炭都会产生大量煤矸石、洗中煤等劣质煤,如何合理处理一直是个难题。“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环保性能良好、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负荷调节能力强,是目前商业化程度较好的劣质煤洁净燃烧发电技术,备受世界能源行业青睐。”据西南院平朔项目设计总工程师周明清介绍,项目可使劣质煤与中煤混合后达到煤矸石电厂的发电热量,就地高效转化为发电资源,每年消纳劣质煤510万吨,发电66亿千瓦时。

  作为热电联产机组,平朔项目还是平鲁区集中供热的配套热源点,可在每小时提供320吨高温高压蒸汽的同时,提供700万平方米的冬季采暖负荷,年供热量达1000万吉焦。

  为实现超低能耗及超低排放,平朔项目采用了低背压小机直排空冷岛、同轴汽动给水泵、双塔双循环脱硫、炉内选择性催化还原、预留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废水处理复用等技术,实现了夏季耗水0.090立方米/吉瓦秒和厂内工业废水零排放。

  “平朔项目实现了煤、电、水、汽、化的一体化整合发展,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也促进了煤矸石、煤泥低热质燃料循环流化床机组向大型化、高参数方向发展。”周明清表示。

  融入创新设计成果与精细化设计理念

  多年来,西南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国内外投产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49台,获得专利18项、专有技术9项、软件著作权1项等科技创新成果,长期保持着世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勘察设计容量最大、投产台数最多的引领地位。此次,为将平朔项目建成低碳环保、技术领先、精干高效、世界一流的数字化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该公司将创新设计成果和精细化设计理念融入现场服务、成本控制、系统优化的各个环节,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

  以往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一般会设置单独的供热首站系统,而平朔项目的供热首站设备却布置于汽机房内,既可以减少管材的消耗和土地的占用,又可以避免热量的损失。“本来,超临界机组的汽机系统管道布置就繁杂且紧凑,供热首站系统也具有管道管径大、系统复杂的特点,所以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设计。”周明清表示,通过多次优化研讨和设计方案比较,设计团队终于“梦想成真”。

  同时,为减少公路运煤产生的污染,平朔项目所用的燃料全部通过输煤皮带,直接运输至电厂贮煤缓冲筒仓;为解决场地紧张问题,避免电气设备暴露,采用了主厂房内500千伏气体绝缘变电站;采用的“新型石灰石粉气力运输系统”等新专利技术节约了投资约70万元、年运行费约80万元,采用的“一种无紧急补水箱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紧急补水系统”发明专利,相较传统紧急补水箱单独设置系统节省投资90万元。

  挑战大容量、高参数循环流化床电厂

  较之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和常规煤粉炉,平朔项目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大、参数高,设备结构、系统更为复杂,安装、调试都要摸索。

  一方面,分布在锅炉左右两侧的旋风分离器和外置床尺寸大、管屏长度不一、布置紧凑,焊口多为高合金钢,安装时易产生误差,另一方面,为提高二次风穿透能力,炉膛下部采用分体炉膛,产生了两个等压风室的风量调衡问题。

  据安徽电建一公司平朔项目常务副经理程军介绍,项目部成立了QC专项小组,探索出从炉两侧吊装、安装与吊装同步推进、两侧外置床管排逐台吊装等方法,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了成本,获得2018年安徽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二等奖。

  平朔项目还建有国内最大、最高的空冷岛,顶标高达64.5米,空冷柱采用定型钢模板施工工艺,施工难度大、标准要求高。“主排汽管道又大又重,但因设备到货滞后,空冷设备和结构安装均已就位,管道吊装区变得十分狭小,于是我们快速重新编排了吊装计划,最终圆满赶上进度。”安徽电建一公司平朔项目总工覃素志回忆说。

  挑战越大,成果越丰富。山西电建也在平朔项目建设期间大胆创新,谋求突破。针对机组外置式锅炉换热器结构安装要求高、检修难度大的特点,一改传统施工方案,采用固定数量分部进行焊接和检测,实现了施工质量与进度的“双领跑”,一揽子解决了机组投产进度与运行隐患等问题,“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施工技术”也获得全国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山西省省级工法。此外,应用的“提高预埋电缆管利用率”和“提高主厂房内墙抹灰一次合格率”两项QC成果获全国电力建设优秀质量管理三等奖,空冷岛电缆垂直敷设工法等32项技术创新成果和优化施工方案,累计为项目节约成本及创造效益4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