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版:综合/管理

中国能源报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果林乘风记(新闻特写)

■特约通讯员 姜昊 赵博 《 中国能源报 》( 2020年10月19日   第 26 版)

  10月11日,在渤海之畔的果林间,由中国能建东电二公司(以下简称“东电二公司”)承建的辽宁复州城镇海100兆瓦网源友好型风电场示范项目工程(以下简称“镇海风电项目”), 第42号风机吊装完毕,为工程年底投产打下了基础。

  复州城是辽宁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有果树13.6万株,年产水果万吨以上。辖区陆地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风力资源丰富。镇海风电项目本期拟建设40 台单机容量2.2兆瓦、 6台单机容量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年上网电量约27.13万兆瓦时。同时,作为网源友好型风电场示范项目,同期建设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总容量为10兆瓦/40兆瓦小时,其中0.25兆瓦钒电池用于一机一储的示范配置,剩余9.75兆瓦用于35千伏集中式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站。该电站建成后,将成为辽宁规模最大的储能站建设试点工程。

  2019年12月,镇海风电项目正式开工。由于现场温度极低,无法满足混凝土浇筑对温度及湿度的要求,风机基础施工便成了开工之初的最大困难。项目团队连夜开会讨论,细化工作目标,同时,东电二公司派出专家组,与项目部技术人员一同成立了冬季施工技术专项小组。经过周密计算和多次实地考察论证,项目部决定搭设暖棚进行混凝土浇筑及后期基础养护。

  浇筑当日,天空飘起了雪花,棚外山风凛冽呼啸,棚内却施工热情高涨。为防止混凝土受冻,施工人员24小时值守现场。顺利经过养护期,拆除模板后,露出的风机基础表面光滑,标志着项目部按时、高标准完成了施工计划,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镇海风电项目是公司承建的第一个储能电站工程,没有太多经验可循,而且,又地处密林山地,施工难度很大。”对建设初期的困境,项目经理金莹记忆犹新,“做风机和架线基础时,设备、水泥、沙、石子等材料都要运进现场,但山林间果树茂密,汽车开不进去,只能靠拖拉机、手推车、独轮运输车,像蚂蚁搬家一样一点点挪进去。许多小路经过蓄水池和沼泽地,地形复杂,危险性高,我们租用了当地农民的马车,然而,马车装多了,稍不小心还是会陷到泥里。”经过反复勘测现场地形,项目团队终于想出方法——利用河床临时架设一架宽5米的桥,顺利将物资材料运进施工现场。

  进场时,他们又遇到了难题——大型吊车进不去,汽车频频陷入淤泥,项目地又属农业种植区,整个场区内都找不到石料,怎么办?通过“头脑风暴”, 项目团队找到了“新点子”——利用专门的石灰石,按一定比例搅拌至淤泥中,这样,晴天晒干后,路面既可以变得结实,又不容易被雨水化掉,解决了大型机械进场难题。

  风电系统入网稳定性、电能质量、电能调度经济性相对较差,为此,技术团队彻夜攻关,一方面改进了当前的发电系统控制措施,另一方面调整提升了系统的低电压穿透能力。同时,通过为整个风电系统配置相应的储能系统和控制措施、利用多种单位组合的储能单元共同构成储能系统,有效抑制了风电功率的波动,以最小的储能容量实现了储能技术的最大化,降低了发电成本,提升了运行可靠性。